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祁志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贵州社会科学》《文艺理论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金圣叹审美豪放派小道婉约派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31-135,共5页祁志祥 
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史的重新解读"部分成果
小说的艺术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毛宗岗肯定《三国演义》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系列"奇才"。小说情节的审美魅力,既在于犯而能避,"同树异枝"、"同花异果",又在于变化莫测,"星移斗转"、"雨覆风翻"。尽管《三国演义》"叙帝王之事真...
关键词:三奇三绝 同花异果 雨覆风翻 虚实相生 
金圣叹的小说美学被引量: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40-47,共8页祁志祥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史的重新解读"部分成果;是<金圣叹的戏曲批评>(<长江学术>2010年第1期)的姊妹篇
金圣叹的小说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对《水浒传》的评点中。《水浒传》的创作动因是"发愤作书"、寄托"庶人之议";创作方法是"因文生事"、"动心"想象、"凭空造谎";艺术成就是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真实性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
关键词:忠义 创作动因 个性塑造 情节设计 审美效果 
从“小道”、“诗余”到“尊体”——中国古代词体价值观的历史演变被引量:6
《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112-117,共6页祁志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史的重新解读"阶段性成果
五代两宋时期,婉约词为词坛正宗,以言情为主,以娱宾遣兴为功能,词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诗余"。由元迄明,"小道"、"小乘"的词体观一仍其旧。清代词坛超越婉约词的艳情樊篱,取法宋代豪放派和骚雅派的变体词,推尊苏、辛,兼顾姜、...
关键词:小道 诗余 尊体 婉约派 豪放派 骚雅派 
金圣叹的戏曲批评
《长江学术》2010年第1期55-62,共8页祁志祥 
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史的重新解读"阶段性成果
金圣叹是一位戏曲评点大家,他的《西厢记》评点所取得的成就,代表着中国古代戏曲批评的最高水平。这集中表现在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在思想上,他一反鄙薄戏曲的传统成见,将《西厢记》与《离骚》、《史记》并列,甚至与儒家经典并列,认为...
关键词:西厢 妙文 人物 结构 作法 审美 
梁启超美学:审美至上的“趣味主义”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41-47,共7页祁志祥 
笔者主持的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史的重新解读"阶段性成果;编号05BZW010。
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丰富多彩,究其核心和相互联系,乃是建立在"趣味"基础之上的有机体系。他肯定审美的"趣味"即情感快乐在生活与艺术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揭示了"趣味"之美的唯心本质、创造来源和风格种类,尤其深入分析了书法、小说艺术的审...
关键词: 趣味 情感 心境 艺术 革命 
“雅量”与“任诞”——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玄学的审美取向及其分裂被引量:2
《中文自学指导》2008年第2期39-43,共5页祁志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史的重新解读”,编号05BZW010。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玄学笼罩之下士族人生实践和审美取向的重要纪实著作。这一时期士人追求的形貌美是蕴涵着象外风神的'风姿神貌',追求的神韵美以'简约玄远'、超然物外、忘怀世务为特征。深入进去看,《世说新语》...
关键词:玄学 形美 神美 雅量 任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