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J06N01)

作品数:10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桂清徐秀德张涛孙华杜学林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农业学报》《河南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玉米灰斑病菌毒素玉米品种玉米保护酶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灰斑病菌与不同品种玉米互作后果胶酶活性的变化
《河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77-81,共5页王桂清 李凡海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2006BS06014);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为了明确果胶酶在玉米灰斑病菌与寄主互作中所起的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了玉米灰斑病菌06-09菌株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互作3代后,再分离菌胞内和胞外果胶酶[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活性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表...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 玉米品种 互作 果胶酶 
玉米灰斑病菌与不同玉米品种互作后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
《玉米科学》2011年第6期129-133,137,共6页王桂清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6014);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采用比色法测定玉米灰斑病菌06-09菌株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互作3代后再分离菌胞内和胞外纤维素酶(C1和C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互作当代再分离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均与寄主的抗感性无密切关系;与对照06-09原菌株比较,互作第2代和第3代...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 玉米品种 互作 纤维素酶 
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玉米科学》2010年第5期122-125,130,共5页王桂清 张涛 孙华 徐秀德 董怀玉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6014);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从液体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方式、培养天数、萃取溶剂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Fries培养液中静止培养15d、极性溶剂提取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生物活性最好,毒素对玉米胚根生长...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 毒素 玉米胚根 抑制率 
活体条件下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被引量:9
《华北农学报》2010年第3期231-234,共4页王桂清 张涛 徐秀德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6014);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通过电导率测定法和比色法测定了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毒素浓度,处理时间不超过3 d,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同一处理时间,不同浓度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MDA...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 毒素 电导率 丙二醛 
玉米灰斑病菌粗毒素对玉米胚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156-160,共5页王桂清 张涛 孙华 徐秀德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2006BS06014);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选用Fries培养液培养,采用浓缩浸提的方法提取玉米灰斑病菌粗毒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比色法测定了处理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玉米灰斑病菌粗毒素对玉米胚根保护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活...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 毒素 玉米胚根 保护酶 
培养时间对玉米灰斑病菌毒素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9期307-310,共4页王桂清 张涛 孙华 徐秀德 董怀玉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6014);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为了优化玉米灰斑病菌的产毒条件,采用抑制胚根伸长法测定了培养时间对玉米灰斑病菌毒素产量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ries培养液为基质,静止培养15d时,毒素的产量最高,为38.477mg/mL,毒素的活性最强,对玉米胚根生长的抑制中浓度为18....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 毒素 培养时间 毒素产量 抑制率 
灰斑病菌入侵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玉米科学》2009年第6期112-114,共3页王桂清 赵培宝 杜学林 邢光耀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6014);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法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入侵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抗逆生理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菌入侵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体内抗性因子的活性或含量均发生变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增加,感病品种酶活提高...
关键词:玉米 灰斑病菌 抗性 生理指标 
灰斑病菌入侵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华北农学报》2009年第3期149-153,共5页王桂清 赵培宝 杜学林 邢光耀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6015);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揭示玉米对灰斑病抗性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酶活测定)法,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侵入对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菌侵入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体内...
关键词:玉米品种 玉米灰斑病菌 保护酶 
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的稳定性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2009年第3期259-262,288,共5页王桂清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6014);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采用连续脱离寄主继代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的稳定性,利用寄主与病原菌交叉接种方法检测菌株对寄主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菌通过多代无性繁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病菌培养性状或降低致病能力,但这些差异积累还未达到可...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 致病性 稳定性 
玉米灰斑病菌生理分化鉴定技术比较分析被引量:1
《玉米科学》2008年第5期126-130,共5页王桂清 
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6BS06014);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J06N01)
比较了玉米灰斑病菌在致病力上的分化、在同工酶水平上的分化和在DNA水平上的分化。结果表明,玉米灰斑病菌部分菌株的致病力与蛋白质及多种同工酶谱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蛋白质和同工酶的变化还不能完全反映所有菌株致病力的分化;玉米灰...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 致病力 同工酶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