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80094)

作品数:20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洪亮罗利群孙小晨张洁吕国光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丽水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云南西双版纳更多>>
相关期刊:《职教论坛》《科教导刊》《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少数民族教育审思教育文化民族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少数民族迁移者群体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基于青岛朝鲜族的田野考察被引量:2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24-31,共8页吴洪亮 吕国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分配研究"(项目编号:10XMZ004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94)的研究成果
民族地区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少数民族人口离开了传统聚居区而迁移至其他地区,形成少数民族迁移者群体。以青岛朝鲜族为个案,从家庭传承、学校传承、社区传承、市场传承、教堂传承方面,对青岛朝鲜族文化传承现状进行田野考察。提出家...
关键词:少数民族迁移者群体 青岛朝鲜族 文化传承 
儿童与自然的断裂与联结——兼论劳动教育的当代价值被引量:4
《绥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吴洪亮 孙小晨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10YJA880094)
"自然缺失症"概念是思考自然与儿童成长关系的新视角,提出儿童与自然断裂的现代性问题。劳动作为儿童复归自然的媒介,为儿童与自然的联结提供了可能性。当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在于:劳动教育是儿童作为"人"的自然本性的解放;儿童的劳动过程...
关键词:自然缺失症 儿童与自然 劳动教育 
“微型党课”发展历程:回顾与审思被引量:7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64-265,共2页孙小晨 吴洪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10YJA880094);丽水学院"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生生活方式及价值观教育研究"(DJ201314)
微型党课作为一种党教新模式,是"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党课的有益补充。对微型党课的源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微型党课的优势特征,实现了从宏大叙事向日常叙事的转变,话语权、话语方式、话语体系的转变,以及教育媒介上时空的超越。继而...
关键词:微型党课 互联网+ 新模式 
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审思:差异化视角
《教育文化论坛》2015年第4期34-38,共5页吴洪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94)
遵循差异性原理提供的"差异性思维"或"识差法",探求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中四对关系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教育人类学与教育社会学,"文化教育人类学"流派与"哲学教育人类学"流派,以及教育人类学中的"教育学立场...
关键词:差异性思维 教育人类学 学科发展 
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被引量:3
《河池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61-65,共5页罗利群 赵红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10YJA880094)
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人类的意义以及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来说均毋庸置疑,但面对现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面对社会的转型以及未来的现代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又成为一个难题而远远未得到解决,从主体、时间、空间、内容...
关键词:民族文化 传承 研究 述评 
对社会性别公平理念教育的反思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60-162,共3页罗利群 吴洪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10YJA880094);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2012YCX05)
在男女生理差异基础上,社会与文化以特定的、先验的方式对其性别意义进行了重新表达,使性别超出了生物学领域而进入社会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范畴,并由此确立了一整套确定两性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社会性别体制,把男女两性的发展置于...
关键词:男女差异 性别 社会性别 超越 教育的建构 
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民族教育田野研究——基于教育研究方法论层面的思考被引量:2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51-54,93,共4页吴洪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94);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YCX05)
基于民族教育学"跨学科"的综合属性,对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民族教育田野研究给予方法论层面的思考。首先从本体论层面厘清民族教育"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的区别,把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的"跨学科"方法体系命名为"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
关键词: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 教育研究方法论 
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分析被引量:3
《职教论坛》2012年第16期80-82,共3页罗利群 吴洪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94)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罗利群
当代国外社会发展理论逐步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民族职业教育应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仅关注民族职业教育的"工具理性"层面,同时应突出其"价值理性"层面,民族职业教育应担负起双重使命,既要"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
关键词:民族职业教育 教育“工具理性” 教育“价值理性” 
对我国现存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的反思被引量: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20-123,共4页罗利群 吴洪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A880094)
少数民族教育文化是民族群体对教育的理解、态度和观念,它包括教育社会心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思维方式、教育精神等,其核心是教育价值观念[1]44。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作为民族群体代代相传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关键词:少数民族 教育文化 民族教育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吴洪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94);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招标课题"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立项编号:ZB11003)
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作为民族群体代代相传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其教育活动的社会人文基础,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进行反思:女性教育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的弱势地位;...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文化 民族教育 反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