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40)

作品数:66被引量:8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聂长顺杨玉荣冯天瑜余来明崔应令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惠州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日本问题研究》《日本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厘定中西文化互动封建汉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联邦”的创制与转义
《理论月刊》2017年第4期80-85,共6页刘耀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40)
"联邦"是近代以来重要的政治术语,但它并非汉语中原有的词汇,而是由西方传教士创制而来。"联邦"一词最早出现是用于对译英文中的united states,但随着国人对世界认识的加深,"联邦"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它开始被用于对译英文federal一词,...
关键词:联邦 合省 合众 近代术语 
中国近代伦理新学科生成中的日本因素被引量:1
《日本研究》2016年第1期59-66,共8页杨玉荣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术语生成与中西日文化互动"(07JZD0040)最终成果之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学习西学卓有成效。甲午战后,中日文化传播路径转为日本向中国的逆输入。清末伦理新课程设置、新教材编写和中国近代伦理学核心术语生成都受到日本的重要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学人亦参与其中表达了自身认识和选择,...
关键词:近代伦理学 伦理教育 教育敕语 
“文学”观念转换与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学史书写被引量:3
《文学遗产》2013年第5期124-135,共12页余来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40);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阶段性成果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学术观念输入中国,"文学"由传统的孔门四科之一演变成近代学科的一支,用于指称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新文化运动前后,由讨论文学的定义、文学的范围等问题出发,学术界对"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重加界定,逐步确立了...
关键词:文学史书写 20世纪前期 中国文学 观念转换 历史进程 文学史写作 清末民初 学术观念 
近代中国译名“封建”新探被引量: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61-66,共6页聂长顺 王淑贞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7JZD004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2&ZD153)
中国古典词"封建"经与西方feudalism(feudal system/the feudal)对译,演变为剪裁历史的近代概念。林则徐等"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以"封建"指称西政,露密士等西方传教士、汉学家以"feudal"指称周制,只是这一过程的序曲;真正在名、实两层面...
关键词:近代中国 FEUDALISM 封建 概念 翻译 
刘师培与中国近代伦理新术语的生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67-72,共6页杨玉荣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7JZD0040)
中国近代伦理学新术语不仅是构筑中国近代伦理学的重要基石,也是其学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在中国近代伦理学新术语生成中,刘师培起到了独树一帜的作用:一是使伦理成为一门专学,为中国近代伦理新术语的大量生成提供了良好契机;二是以重...
关键词:刘师培 近代 伦理学 新术语 
从早期英汉词典看新闻用语的生成被引量:5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12年第1期93-98,208,215,共9页桂莉 聂长顺 
200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文化互动研究”(07JZD0040);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日近代新闻交流史”(10YJA860030);武汉大学“70后”学者支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12&ZD153)
19世纪20年代以来,马礼逊、卫三畏、麦都思、罗存德、卢公明等入华新教传教士以及中国士人邝其照相继编纂、出版了多种英汉词典。依时序考察可知,在这些词典中,日后成为新闻专用语的词条及其译名,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无新闻专业义项...
关键词:近代 文化交流 英汉词典 新闻名词 
从公义到公共:“公法”概念在晚清的演进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12年第10期52-56,共5页刘耀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40)
"公法"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个法律新词。古典文献中,"公法"多指国家法令制度或公理。时至近代,通过译介的西方法学作品,"公法"获得新含义。从《万国公法》系统介绍国际法并大量使用"公法",到《公法便览》首先清晰定义了"公法"为国际法。...
关键词:公法 国际法 法学术语 
中西伦理思想在近代的冲突与交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02-108,共7页杨玉荣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7JZD0040)
甲午战后,西方伦理思想纷至沓来。中西伦理由于异质异文,相互冲突与激荡。在激烈交锋中,中国传统伦理一点一滴地发生了近代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西义利观的尖锐冲突,导致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转型;三纲五常与自由平等的冲突,促成中国...
关键词:中西伦理 近代 冲突 交融 
近代中西日文化交流中“政治”概念的演进被引量:1
《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32-41,共10页刘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术语生成与中西日文化互动"(07JZD0040)
19世纪后半期,伴随着传教士的介绍和西学书籍的进入,以及20世纪初西方政治学说借道日本的大规模和系统进入,加以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吸取新知的内在驱动力,都在逐步改变着人们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习惯,"政治"越来越多...
关键词:近代 中西日文化交流 政治概念 
试析刘锡鸿《英轺私记》中的“议会”
《人文论丛》2012年第1期304-313,共10页余冬林 任群英 
200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术语的生成、演变与中西文化互动研究”(07JZD0040);201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传统与现代之间:晚清使臣的议会书写”(项目编号:12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遭遇数千年未遇之强敌。在'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刺激下,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在晚清中国迅速兴起,而思想界也出现所谓'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持续论争。这种思想文化领域的论争...
关键词:刘锡鸿 西方议会 本末论 议会制 英国议会 政治体制 郭嵩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