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20964)

作品数:21被引量:11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蔡俊鹏王志宋志萍杨吉霞韩韫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齐鲁渔业》《微生物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九孔鲍蛭弧菌病原菌近江牡蛎胞外酶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东汕尾患病黑稚鲍微生物胞外产物的分析
《水利渔业》2008年第1期102-104,共3页蔡俊鹏 李春霞 林阿乞 祝玲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20964);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苗子项目(321-D76020)
从广东汕尾一鲍鱼养殖厂的患病黑稚鲍中分离筛选到56株菌,并对之进行致病毒力因子(胞外酶及溶血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在56株菌中有16株具有较强的分泌胞外蛋白酶、明胶酶、磷脂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能力,占总菌株数的28.6%;而有溶血...
关键词:黑鲍 胞外产物 潜在致病菌 
引起南方九孔鲍苗大规模死亡的一株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被引量:7
《水产科学》2006年第7期334-337,共4页蔡俊鹏 刘江涛 王志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020964)
从汕尾一鲍鱼场的变白掉板九孔鲍苗中分离到一批菌株,对其中的21号菌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回归感染试验证明其为病原菌,API条带分析表明该菌为副溶血弧菌,药敏试验揭示该菌对诺氟沙星、阿米卡星、四环素、新生霉素、新霉素有抗药性,但...
关键词:九孔鲍 苗种 病原菌 副溶血弧菌 药敏试验 回归感染试验 
杂色鲍健康苗种与患病苗种异养细菌致病毒力因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水产科学》2006年第5期227-231,共5页蔡俊鹏 周晶 蔡创华 周毅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020964)
2002年以来,南方杂色鲍苗出现大规模死亡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南方鲍产业的发展。为寻找病因,于2004年自广东深圳下沙鲍鱼场培苗过程中变白掉板的杂色鲍苗以及官湖养殖场健康鲍苗各分离到19株和15株异养细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蛋白酶、...
关键词:杂色鲍 异养细菌 胞外酶 病原菌 
患病与健康杂色鲍苗中弧菌胞外产物的比较分析
《海洋湖沼通报》2006年第4期63-69,共7页蔡俊鹏 曹丽芳 周晶 钟雄明 赵俊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020964)资助
本实验室于2004年采样自广东深圳下沙鲍鱼场变白掉板杂色鲍苗以及官湖养殖场健康鲍苗,各分离到16和34株弧菌,并对其胞外产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官湖场健康鲍苗弧菌与下沙场患病鲍苗弧菌相比,前者20.59%(7株)菌株虽不分泌胞外酶...
关键词:患病杂色鲍苗 弧菌 胞外产物 
南方杂色鲍苗大规模死亡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回归感染试验被引量:12
《海洋湖沼通报》2006年第3期54-59,共6页周晶 蔡俊鹏 杨洪志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020964);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苗子项目(321-D76020)
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南方杂色鲍苗出现大规模死亡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南方鲍鱼产业的发展。从汕尾鲍鱼场发病杂色鲍苗中分离到一批菌株,本研究对16号优势菌株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工作,回归感染试验证明其为病原菌,API 20E条带分析表明其为溶...
关键词:杂色鲍苗 病原菌 溶藻弧菌 药敏试验 回归感染试验 
蛭弧菌消除海产品中潜在致病性弧菌的研究被引量:10
《食品科学》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蔡俊鹏 韩韫 王志 宋志萍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20964);广东省科技计划2005(2005B20301021)
噬菌蛭弧菌具有裂解病原菌的特殊功效,可以用作生物净化因子。本实验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到4株Bh04系列蛭弧菌(Bh04-4,Bh04-41a,Bh04-A+和Bh04-1f)。以41株弧菌为蛭弧菌的宿主菌,本文研究了蛭弧菌对海产品中常见弧菌的裂解消除能力,以探索...
关键词:蛭弧菌 弧菌 裂解能力 海产品 生物消除剂 
一种消除九孔鲍苗细菌性病原的无公害绿色生物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海洋科学》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宋志萍 蔡俊鹏 王志 韩韫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2096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B20301021);华南理工大学项目(321–D76020)
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出4株蛭弧菌(Bdellovibriosp.),并对34株九孔鲍(Haliotisdiversicolor)苗细菌性病原进行了裂解试验。结果表明,Bh04-4、Bh04-41a、Bh04-A+和Bh04-1f等4株蛭弧菌分别可裂解11株、13株、22株和28株病原菌,裂解率为32.4%、...
关键词:蛭弧菌(Bdellovibrio sp.) 裂解率 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eolor)苗 细菌性病原菌 无公害绿色生物方法 
应用蛭弧菌清除海产品潜在致病弧菌的研究被引量:11
《水产科学》2005年第11期23-25,共3页韩韫 蔡俊鹏 宋志萍 王志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0964);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子项目(321-D76020)
以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到4株蛭弧菌作为生物净化因子,对16株常见海产品潜在食源性致病弧菌进行裂解(消除)试验。结果表明,Bh04-41a、Bh04-4、Bh04-A+和Bh04-1f等4株蛭弧菌分别可裂解4、7、11、12株致病弧菌,裂解率为24%、43.8%、68.8%、75...
关键词:致病弧菌 蛭弧菌 裂解率 
近江牡蛎肠道细菌及其产酶能力的研究被引量:8
《微生物学杂志》2005年第5期26-28,共3页杨吉霞 蔡俊鹏 余德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20964);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苗子项目
从近江牡蛎(Jinjiang Ostrea vivularisGould)肠道中分离出21株菌,其中9株革兰氏阳性菌,12株革兰氏阴性菌。并检测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表明,13株菌(61.9%)能分泌蛋白酶,13株(61.9%)分泌淀粉酶;11株(52....
关键词:近江牡蛎(Jinjiang Ostrea vivularis Gould) 肠道细菌 胞外酶 
九孔鲍养殖水体中产酶菌群的研究被引量:2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王志 蔡俊鹏 宋志萍 温其标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020964);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苗子项目(No.321-D76020)
为了解九孔鲍养殖环境中细菌生理菌群的生态作用,对分离自养殖水体的33株菌株的产酶能力和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分泌胞外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能力的菌株分别为39.4%、57.6%和30.3%;在这33株菌中,产至少一种胞外酶的菌株...
关键词:九孔鲍 养殖水体 产酶菌群 胞外酶 弧菌菌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