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W028)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段宗社杨星丽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齐鲁学刊》《安康学院学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演进《红楼梦》《聊斋志异》叙事限知视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聊斋志异》中的“限知视角”叙事——兼论中国文言小说视角控制技巧的演进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41-47,共7页段宗社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文论中‘法’的形态与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10BZW028)
中国文言小说传统中,随着叙事由散漫走向精致,以晋宋之际的《白水素女》为标志,形成了一种"聚焦"叙事技巧。唐人沈既济《任氏传》为狐女任氏作传引入两位视点人物以展示人物事迹的方式,不同于以往史传文中由作者直接讲述的方式,标志着...
关键词:聚焦叙事 限知视角 《聊斋志异》 
论诗格之“格”及其理论意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67-72,共6页杨星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文论中‘法’的形态与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10BZW028)
长久以来,诗格著述被视作指导初学者的教科书和科场应试的指南,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并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始终未得以充分认识。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诗格之"格"的理解停留于法式标准层上,即便有学者提出技艺和审美力量层面的含义,也语焉不详。...
关键词:诗格之“格” 法式标准 艺术表现 艺术风貌 
“问题意识”与“中国古代文论”教学被引量:1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11-114,共4页段宗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文论中‘法’的形态和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10BZW028)
"问题意识"是对学习对象进行探寻、质疑、研究的心理习惯。以"问题意识"组织教学,可以超越原有以"教科书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适合于以文论文本导读为主要方式的古代文论教学。实施"问题意识"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向古人提问",即从文学...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问题意识 教科书体系 
“子见南子”:历史公案与现代想象被引量:3
《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134-138,共5页段宗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28)
"子见南子"本来是无关情爱的礼节性拜见,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着导向情爱想象的意义结构,在王充、朱熹等人的谈论中早已与敏感的男女情事相关。现代以来,林语堂的独幕剧《子见南子》以南子为中心展示了一种个性自由、男女平等的现代精神;胡...
关键词:子见南子 情爱想象 史诗格局 
“性灵”说与诗法论——论袁枚诗学的综合向度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01-105,共5页段宗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28)
袁枚是激进主义诗论家,又是深知创作甘苦的诗人。所以他的"性灵"诗学一方面讲究性情、灵机和天分,另一方面还要求博雅,广泛汲取前人艺术经验,对音节、体格等艺术法度也颇有讲究。融会"性灵"说和诗法论使袁枚诗学呈现出复杂性与矛盾性,...
关键词:性灵论 诗法论 袁枚 明代公安派 清代诗学 
叶燮《原诗》所举杜诗四例疏解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59-62,68,共5页张广林 段宗社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中‘法’的形态与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10BZW028)
叶燮《原诗》内篇下举杜甫"碧瓦初寒外"、"月傍九霄多"、"晨钟云外发"、"高城秋自落"四句以说明"诗之妙处在含蓄无垠"、"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但诗例本身较难理解,需要结合杜甫诗歌的原文作全面理解。本文以仇兆鳌《杜诗详注》和...
关键词:叶燮 《原诗》 杜诗 诗语 隐喻 
论沈德潜的诗歌批评模式被引量:2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378-383,420,共6页段宗社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中‘法’的形态与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10BZW028)
沈德潜在几大诗歌评选及《说诗晬语》中对历代诗歌的品评表现出相对统一的批评模式,即先标宗旨,次论体法、音节,继论神韵。这一批评模式是对严羽和七子派诗歌批评方式的继承,也显示了沈德潜维护诗歌政教功能的用意,代表着儒家正统诗学...
关键词:格调 性情 批评模式 
荀子的名辩思想及其与文学思想的关联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1-45,共5页段宗社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中‘法’的形态与理论的现代阐释研究"(10BZW028)
《荀子》中的"言"与"辩"、"名"等词指语言活动及其成果,与后世"文章"和"文学"形态接近。所以名辩思想虽然并不是纯粹的文学思辨,但可以作为元文学理论直通荀子文学思想。考察荀子"言辩"和"正名"观点,可以看出他的名辩思想并不具备纯粹...
关键词:荀子 辩说 正名 正道辩奸 
女娲神话的流转与《红楼梦》“顽石”意象的生成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9-63,共5页段宗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28)
《红楼梦》的"顽石"意象虽与女娲神话有关,但它不是女娲神话的本有因素,而是该神话流转过程中发生置换变形的产物。顽石意象基于古代文人特有的"寒士"体验,生成于唐宋诗词传统。晚明思潮影响下的叶燮等人的书写又给它赋予了抗拒主流价...
关键词:女娲神话 《红楼梦》 顽石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