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语

作品数:955被引量:42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跞王京钰傅元峰王泽龙叶橹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厦门市优秀人才科研出版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的诗语
《诗刊》2025年第3期126-128,共3页王子瓜 
一、草木有情谈骁和左手的两组诗歌读来可以闻见草木的芬芳。这些诗歌扎根两湖地区的土地,诗中那些苦楝树、栋树和松树,那些泡桐花、铜钱草和脐橙,朴素古雅而又珊珊可爱,恍惚间让人觉得它们都是从屈赋之中生长出来。由此,细碎的个人生...
关键词:诗语 苦楝树 铜钱草 屈赋 客体对象 古雅 两湖地区 泡桐花 
“水印诗语”的趣味探索
《文化产业》2025年第2期55-57,共3页陶缀 
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水印版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种极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当代水印版画,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将诗意语言巧妙地融入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现通过简单介绍中...
关键词:诗意语言 当代艺术家 诗意表达 水印 发展历程 趣味 
鲁迅与《诗经》的灵犀
《绍兴鲁迅研究》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那艳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民间诗歌总集,不仅反映了先秦时代的思想文化,而且传达了初民的人性本真,在简短的诗语中深藏着他们平凡而又真实的真切生命体验。鲁迅在关注《诗经》的同时,完成了他批判现实、自我构建的历史任务,继承了《...
关键词:现实主义创作 《国风》 自我构建 《雅》 《风》 诗语 《颂》 诗歌总集 
大众诗语中的人民映像:以《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为中心
《文学与文化》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鄢冬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跨媒介视角下增强‘北疆文艺’传播力影响力的路径与机制研究”(2023NDC175)阶段性成果。
王计兵的爆红和诗集《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的“破圈”,是近年诗坛值得关注的两个文化事件。与王计兵带有偶然性的出圈现象不同,《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堪称人民群众主动寻求跨媒介传播的典范代表。各阶层的劳动者以快手短视...
关键词:大众诗语 人民映像 跨媒介实践 “生活美学” 
纸飞机
《学生天地(初中版)》2024年第11期63-63,共1页于君怡 王俊杰(指导) 
这首小诗语言清新纯净,节奏明快流畅,意象单纯唯美。全诗虽词句质朴且意象寻常,但读来一气呵成,颇有回甘之美。
关键词:诗语言 唯美 意象 明快流畅 清新 质朴 纯净 
读懂海的自由:由诗艺到诗语
《语文学习》2024年第10期33-35,共3页刘琳 
师:麦克利什在《诗艺》中提出,诗的语言是意象的,好诗不应一语道破,诗人的感觉是解释不尽的,只有把无穷的思绪寄寓于含意无穷的意象之中,才能表达出来。那么在《致大海》中,大海意象的背后寄托着诗人怎样的丰富内心和情感意蕴呢?请同学...
关键词:情感意蕴 《诗艺》 诗语 诗的语言 诗艺 大海意象 小组合作 麦克利什 
从“发蒙”到“情辞”:作为批评方法的日本江户“诗语”
《国外文学》2024年第3期54-64,共11页何振 
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日本江户时期‘唐宋诗之争’及其对日本汉文学的推进研究”(项目编号:22YJCZH051)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江户诗语文献与诗坛唐宋诗之争呈现双向互动的态势,不同诗派有意通过“诗语”规范初学者的学诗途径、创作风格,“诗语”从最基础的“发蒙之道”上升到“肩随艺文之选”的高度,诗语文献也由基础的实用性转向明确的诗学导向性。然而,...
关键词:诗语 唐宋诗之争 审美趣味 本土化 
汉语和新诗彼此形塑的机制与启示——基于诗学、语言学交互视野的考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05-113,F0003,共10页向天渊 
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汉语和合诗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SWU2209019);2035先导计划项目“现代汉语诗学话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研究”(SWUPilotPlan)的资助。
基于诗学、语言学的交互视野,回顾汉语和新诗的现代化历程,可以发现,在“国语”及“文学”围绕文学性及生命意识展开双向互动、共同革新的大背景下,汉语和新诗相互牵缠、彼此形塑,既相得益彰,也彼此耗损。缘于表达现代生活方式、构建现...
关键词:汉语新诗 新诗语言 双向互动 诗性语言 汉语诗学 
喜晴
《学苑教育》2024年第21期F0002-F0002,共1页 
赏析:《喜晴》是一首六言绝句。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子的成熟和落蒂、竹笋的生长和成林,以及春去夏至的季节变化。首二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特点,既表达了季节的变化,也体现了自然界的生长和衰败;后二句进一步抒发对季节变化的感...
关键词:清新自然 哲思 诗语言 意趣盎然 六言绝句 季节变化 
《诗经》介寿图
《文史知识》2024年第7期73-77,共5页仲艳青 
多福多寿的观念在中国吉祥文化中源远流长,早在《尚书·洪范》中,古人已将“寿”作为“五福”之首。《诗经》介寿图是以《诗经》中富含长寿寓意的元素绘制的祝寿图,是《诗经》祝寿诗语的“图像再现”。《诗经》三百零五篇中二十三首诗...
关键词:《诗经》 诗语 图像再现 人伦关系 《尚书·洪范》 介寿 多福多寿 祝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