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语言

作品数:46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泽龙席云舒霍俊明覃兰熊辉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诗歌月刊》《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青春岁月》《上海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和新诗彼此形塑的机制与启示——基于诗学、语言学交互视野的考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05-113,F0003,共10页向天渊 
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汉语和合诗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SWU2209019);2035先导计划项目“现代汉语诗学话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研究”(SWUPilotPlan)的资助。
基于诗学、语言学的交互视野,回顾汉语和新诗的现代化历程,可以发现,在“国语”及“文学”围绕文学性及生命意识展开双向互动、共同革新的大背景下,汉语和新诗相互牵缠、彼此形塑,既相得益彰,也彼此耗损。缘于表达现代生活方式、构建现...
关键词:汉语新诗 新诗语言 双向互动 诗性语言 汉语诗学 
“汉语语言特性”的再发现——论21世纪以来郑敏对新诗语言的思考与局限
《中国诗学研究》2024年第1期29-40,共12页罗小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世纪诗歌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研究”(19BZW122)阶段性成果
学界对郑敏在20世纪的各项诗歌成就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述,但对其21世纪以来在诗论与诗歌创作方面的贡献却关注甚少。事实上,郑敏21世纪以来对新诗语言的系列思考中发现新诗的病根在于“汉语语言特性”的缺失,并从古典诗词中重新发现“...
关键词:汉语语言特性 21世纪 郑敏 古典诗传统 再发现 
《新青年》译诗与新诗语言的探索
《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75-84,175,176,共12页王泽龙 王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项目号:16ZDA240)的阶段性成果。
在外国诗歌翻译的影响下,《新青年》诗歌语言呈现出通俗化、句法功能的显性化、语言表意的复杂化的特征。学习西方民间诗歌语言,采纳对话的语言组织形式,大量语气词入诗带来的直白的情感表达方式,使《新青年》诗歌语言整体上呈现出鲜明...
关键词:《新青年》译诗 语言 通俗化 语义结构 
土白入诗:新月诗派对新诗语言的探索与试验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45-58,共14页付祥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21AZW017)。
如果撇开那些零星闪现的诗歌现象不论,宏观考察新诗的生成、发展,便会发现,五四新诗语言变革沿着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白话与文言的对立,呈现的是新诗语言在时间维度上对现代性的追逐;欧化与本土化的对立,呈现的是新诗语言在空间维...
关键词:土白入诗 新月诗派 新诗 语言变革 
陌生化——论中国新诗语言的一个基本特质被引量:1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3年第1期148-155,共8页袁循 
“言不尽意”是诗歌写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对语言规则的破坏和对语言意义的重新组合,是诗克服言意矛盾的基本手段。语言的陌生化是中国新诗的一个基本属性。语言的陌生化,带来新诗表现题材的扩大、思想深度的掘进、表现手法的丰富与意...
关键词:陌生化 新诗语言 基本特性 
漫溯新诗语言 实现美育策略——以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新诗为例
《华人时刊·校长版》2022年第12期56-57,共2页高华 
诗歌,是用“诗家语”体现人文情感的文体,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可以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将诗人的生命感受、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淋漓尽致展现,还可以通过诗歌的句式表达,特殊化的深化阅读者的个性化感受,为阅读者在精神上创...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情感 生命感受 现代诗歌 美育策略 古典诗歌 漫溯 部编版 
探析赵元任艺术歌曲的钢琴音乐演绎--以《教我如何不想他》和《听雨》为例被引量:1
《歌唱艺术》2022年第10期21-26,共6页冯熠 
“五四”时期以来,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不仅呈现出新的音乐形式与新诗语言的高度结合,而且是探索这一体裁民族风格的开端。赵元任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第一位真正开始有意识探索民族风格的作曲家。赵元任于1928年出版的《新歌诗集》是在“新...
关键词:新诗语言 赵元任 民族风格 高度结合 白话诗歌 新文化运动 时代背景 
新诗语言诗学传统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1
《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4期73-80,157,共9页王泽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阶段性成果。
新诗语言诗学是新文学传统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新诗百余年间变革与建设的重要资源。其诗学传统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言之有物的真诗品格,主张用现代白话表达情感与思想的真实,与凸显格律声韵要求的文辞雕琢藻饰的诗歌传统形成鲜明区...
关键词:五四传统 语言诗学 言之有物 言文合一 言意协调 
1990年代初新诗语言的“可能性”探析--以戈麦《沙子》为例
《中外诗歌研究》2021年第3期25-27,共3页胡玉蓥 
一、小引:“可能性”之前的“可能”1990年代初期,当新诗发展早已脱离草创时期工具论的浅白,以臧棣为核心的“可能性”诗学讨论,试图超越朦胧诗后各种诗歌流派的众声喧哗,在诗歌理念纷纭的诗歌历史语境中突出重围,以对“1990年代诗歌”...
关键词:新诗发展 诗歌流派 诗学特征 诗歌意识 新诗语言 臧棣 朦胧诗 诗艺 
1990年代初新诗语言的“可能性”探析 以戈麦《沙子》为例被引量:1
《上海文化》2021年第1期57-68,共12页胡玉蓥 
一小引:“可能性”之前的“可能”1990年代初期,当新诗发展早已脱离草创时期工具论的浅白,以臧棣为核心的“可能性”①诗学讨论,试图超越朦胧诗后各种诗歌流派的众声喧哗,在诗歌理念纷纭的诗歌历史语境中突出重围,以对“1990年代诗歌”...
关键词:新诗发展 诗歌流派 诗学特征 诗歌意识 新诗语言 臧棣 朦胧诗 诗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