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EA030111)

作品数:10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史林刘慧刘慧李贺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齐齐哈尔职业学院浙江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中国德育》更多>>
相关主题:个体生命生命教育德性成长德性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让学生成为优质自己:生命教育的价值期望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5期37-38,共2页史林 
刘慧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研究"(项目号DEA030111)的课题成果之一
在现代范式中,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从生命的视野看,个体生命只能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生命"所是"和"所能是"的自己。这一答案从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有力支持。当...
关键词:生命教育 个体生命 成为自己 
让学生成为优质自己:生命教育的价值期望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3期106-107,122,共3页史林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研究"(项目号DEA030111)的课题成果之一
在现代范式中,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从生命的视野看,个体生命只能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生命"所是"和"所能是"的自己。这一答案从生物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得到有力支持。当...
关键词:生命教育 个体生命 成为自己 
高中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被引量:3
《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史林 刘慧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研究"(项目号:DEA030111)的成果之一
生命意识对于个体生命生成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生命意识日益成熟的时期。文章通过对辽宁、山东两省部分城乡的多所学校的高中生生命意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高中生的生命意识呈现多样态、矛盾态,并探讨了高中生...
关键词:高中生 生命意识 教育 
德性成长:当代道德教育价值追求的回归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69-70,共2页史林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研究"(项目号DEA030111)的课题成果之一
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是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优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在于社会规范道德的“失范”,个人人生意义的迷失。德性与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点。无论是关涉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
关键词:德性 道德教育 价值 
生命叙事:关注人的德性生长的重要途径被引量:3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67-68,共2页李贺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研究"(DEA030111)的子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教育教人成为有德性的人,成就有德性的人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让人成为有德性的人,仅仅靠学校标准化的道德规则是无法让人的德性自由成长的。生命叙事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性、真实性、超我性与交往性等特质,通过生命...
关键词:叙事 生命叙事 德性 德性成长 
日本年轻人自杀现象之探讨被引量:1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6年第4期120-121,共2页王迎君 张静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DEA030111)成果之一。
高自杀率一直是困扰日本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年轻人的自杀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就年轻人自杀的原因和如何预防、阻止自杀进行探讨。
关键词:日本年轻人 自杀 现象 探讨 
论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被引量:19
《中国德育》2006年第4期18-24,共7页刘慧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学习的研究"(BEA01016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研究"(DEA030111)成果之一。
生命叙事模式是当代中国学校德育模式中的一种,是基于对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思考、生命德育理论、生命叙事价值以及教学模式理论,建构起来的一种将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将德育置于一定的情境中,把德育带入生活、引领...
关键词:生命叙事模式 设计性情境 生成性情境 生命性关系 表达性评价 
关注学生生命:转型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基元点——基于生命维度的反思
《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78-79,共2页李昕欣 
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问题研究>(课题编号 :DEA0 30 1 1 1 )的研究成果。
转型时期,高校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课题,高校不再仅仅是培养标准化知识人才的场所,在关注人的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对学生生命的关注。自杀、轻视生命等现象高频率地出现在高校中,把道德教育置于窘境。“人”...
关键词:关注学生生命 转型时期 道德教育 
成为自己:个体生命成长的一种价值期望被引量:1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36-42,56,共8页刘慧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研究"(项目号DEA030111)的成果之一。
在现代范式中,人只是一个“东西”。而生命意义的寻求、发现与实现是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使命。那么如何才能完成?本文主张,一定要回到个体生命本身,否则可能就是缘木求鱼。从生命的视野看,个体生命只能成为生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成为生...
关键词:教育 个体生命 成为自己 
生命视域中的学校生命道德教育特征被引量:6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56-60,共5页刘慧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关注生命:新时期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研究>(DEA030111)成果之一
生命道德是人与生命之间的道德关系,个体生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从生命的视域看,生命道德教育主要具有生命性、开放性、感动性、促进性和叙事性。其中,生命性是最为根本的特征,它意味着教育要遵循与尊重个体生命的遗传独特性和体验...
关键词:高校 生命道德教育 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