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FA100131)

作品数:13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贾勇宏曾新付卫东瞿章文赵丹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学术月刊》《现代教育管理》《教育发展研究》《教育与经济》更多>>
相关主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布局调整农村教学点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找回农村教学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全国九省(区)教师和家长的调查被引量:7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49-159,共11页贾勇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与补偿研究"(CFA100131)
找回农村教学点并不是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背离,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恢复本该保留但却已被撤并的教学点,其实质是对该政策前期工作偏差的一种补救。找回必要的农村教学点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原有闲置的校舍和校产,用相对较小...
关键词:后撤点并校时代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 找回教学点 教育公平 
农村教学点师资不足问题探析
《教师教育论坛》2014年第9期58-63,共6页韦美灵 贾勇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与补偿研究"(CFA100131)的阶段成果之一
农村教学点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面临着师资不足的生存和发展困境,存在教师数量整体短缺、学科结构性短缺及师资质量相对低下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编制政策不合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执行存在偏差以及农村教学点教师工作...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 学校布局调整 师资不足 问题域对策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全国九省(自治区)样本的考察被引量:8
《教育与经济》2014年第2期52-59,共8页贾勇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与补偿研究"(项目编号:CFA100131)的阶段成果之一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的学生转学、上学距离变远和班级规模扩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态,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被动转学的客校生学习成绩显著不如主校生;上学距离较远的走读学生学习成绩显著不如距离较近的...
关键词:学校布局调整 农村中小学 学业成绩 影响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家庭教育成本的影响被引量:2
《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3期109-111,共3页斯琴 郭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青年基金课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与补偿研究"(CFA100131)的阶段成果之一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的减少,这部分减少的教育成本并没有消失,而是由地方政府转移并增加到农村家庭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支出。与此前的"就近入学"相比,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后,走读生和寄宿生的家庭...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家庭教育成本 教育支出 影响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学生学习时间的负面影响被引量:5
《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3期100-103,共4页贾勇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与补偿研究"(CFA100131)的阶段成果之一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距离变远使得学生上学的在途时间普遍增加。在相同的学校作息制度下,在途时间变长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产生了挤占效应,导致部分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不足,有效学习时间相应缩短。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影响学...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学习时间 负面影响 
寄宿制学校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作用被引量:4
《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3期104-108,共5页瞿章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与补偿研究"(CFA100131)的阶段成果之一
寄宿制学校有利于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学生上学远和上学难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理能力,减少辍学率;寄宿制同时也产生低龄学生生活自理困难、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弱化家庭教育功能等负面问题。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学校布局调整 寄宿制学校 
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公平问题研究——基于中部地区3省9县市的调查被引量:1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93-98,共6页贾勇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与补偿研究"(CFA100131)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公平存在着群体内外的差别。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整体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男生成绩显著差于女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女生成绩差异大于男生;母亲外出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在留守群体内部最差。留守经历是导致留守...
关键词:学校布局调整 农村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学业公平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弱势伤害与补偿——基于全国9省(区)的调查被引量:7
《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21期22-29,共8页贾勇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与补偿研究"(CFA100131)的部分成果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使上学距离和家庭经济状况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受此影响,处于相对弱势的偏远和交通不便地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龄学生、留守儿童、寄宿学生与被关闭校点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弱势伤害 弱势补偿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起点公平的负面影响——基于全国9省(区)的调查被引量:19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43-153,共11页贾勇宏 曾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0年度青年项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负面影响与补偿研究"(CFA100131)
重效率轻公平的地方政策价值偏差、执行方式失误和政策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导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政策初始目标渐行渐远。在上学距离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双重影响下,偏远地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低龄学生的教育...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教育起点公平 
亚里士多德教育阶段论的理论意蕴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85-188,共4页闵昌维 李志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CFA100131)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具体是分三阶段来施行,首先是进行人的植物灵魂与动物灵魂培养,然后进行人的理性灵魂的教育,最后达致善与幸福。其教育的阶段论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有如下启示:教育的目的不是应试,也不仅仅...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教育阶段论 理论意蕴 教育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