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YZX01)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郁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学术研究》《世界哲学》《现代哲学》更多>>
相关主题:现象学同感本原发生心理学交汇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施泰因论自我的个体化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95-102,共8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ZX047);"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09115)阶段性成果
现象学家们大都在"自我"这个主题上倾注过心力。在施泰因早期现象学中,有关"个体自我"的现象学构造或者"自我"的"个体化"问题构成其现象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个体自我"的现象学构造的出发点是纯粹自我,但惟有通过"心理物理"之"身体","自...
关键词:自我 个体化 构造 现象学 施泰因 
胡塞尔与马克思的思想交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的考察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15年第4期30-36,共7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X047);"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09115)的阶段性成果
现象学以探究意识本质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则以社会历史批判为己任;一方以先验唯心主义为哲学旨归,另一方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因此,情况似乎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却表明,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
关键词:胡塞尔 马克思 理论 实践 
施泰因的同感现象学是先验的吗?
《世界哲学》2015年第3期14-20,160,共7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立项编号: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ZX047);"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409115)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对《观念Ⅰ》时期胡塞尔根本立场的不完全理解,施泰因的同感现象学的研究起点与研究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协调。一方面,同感现象学研究的起点是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式的,这意味着对同感现象学的本质分析将集中于现象学还原以后的纯粹...
关键词:现象学 同感 观念论 实在论 先验的 施泰因 
施泰因的人格现象学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15年第4期12-17,共6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ZX047);"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09115)的阶段性成果
"人格"问题是现象学的重要课题。在胡塞尔、舍勒以及狄尔泰的共同影响下,在自然与精神或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相互关系的整体视域下,施泰因发展了一门人格现象学。人格就是一种在其行为进行中形成着独特的世界观,并且服从于"动机引发"的...
关键词: 泰因 现象学 人格 同感 精神科学 
在“时代”与“永恒”之间——与施泰因一道省思早期现象学的世界观意义
《人文杂志》2015年第4期1-7,共7页郁欣 
2013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施泰因的同感现象学"(GD13YZX01);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舍勒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研究"(12CZX047)
早期现象学家们围绕现象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展开了争论,胡塞尔将世界观与现象学相对立,并指出前者是相对主义的,与"时代"相关,后者则是绝对主义的,追求"永恒"。海德格尔支持并极端化了这一对立,舍勒则反对这种对立。施泰因发展了"世界...
关键词:现象学 世界观 严格科学 永恒哲学 施泰因 
我们如何通达他人的意识?——发生心理学的进路与现象学的进路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15年第2期77-83,128,共7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2CZX047)的阶段性成果
"他心知"问题在二十世纪初就已成为哲学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在当时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有关异己意识之把握的发生理论"。在这些发生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即模仿理论、类比推论理论和联想同感理论。但在现象学家们看来,这些发生理论...
关键词:他心知 同感 发生心理学 施泰因 现象学 
利普斯、舍勒和施泰因论同感和同一感被引量: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06-114,共9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施泰因的同感现象学研究"(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舍勒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研究"(12CZX047)
"同感"和"同一感"构成了舍勒和施泰因同感现象学的基础。从利普斯所举的杂技演员的例子,施泰因用她自己的、基于"本原性和非本原性"之区分的同感概念驳斥了利普斯的"同感"概念,并由此创造性地区分了"同感"与"同一感"。这一区分极大地影...
关键词:同感 同一感 施泰因 利普斯 舍勒 现象学 
施泰因论同感行为的现象学本质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14年第1期77-83,共7页郁欣 
201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YZX01);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ZX047)的阶段性成果
在施泰因早期现象学研究中,同感是一种独特的经验行为,它是一种"对异己意识之把握"的行为。就行为本身的特性而言,它与感知行为(无论是内感知或外感知)、回忆行为等意识行为一样,都是"本原性"的行为;在行为的对象或相关项方面来说,它又...
关键词:同感 本原 展显 现象学 施泰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