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S30403)

作品数:80被引量:24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施晔翁敏华孙逊曹旭宋莉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中国文化研究》《学术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唐诗传教士小说诗学意义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译经、讲经、俗讲与中国早期白话小说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69-79,共11页李时人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S30403)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变文"并非通行意义的"文学体裁"概念,而是一种"泛文体"概念,是在特殊历史情况下产生的作品类别称谓。按照通行的文学分类标准,敦煌藏经洞中保留下来的"叙事文学作品",包括历来被称为"变文"的作品,有不少篇什实可被视为中国"早期白话小...
关键词:佛教 译经 讲经 俗讲 转变 变文 中国早期白话小说 
孤雁·哭嫁·魂归——从民俗文化的视角论历代昭君剧被引量:3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98-105,共8页翁敏华 
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S30403);全国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成果
文艺作品中的王昭君,是一个"箭垛式"的世代积累型形象。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对其几部剧作进行研究,可发现其首先具有"孤雁"的民俗意象,"昭君出塞"系列剧蕴含有民间"哭嫁"的习俗,《昭君梦》和日本能乐《王昭君》则表现了"魂归"的民间俗信。...
关键词:昭君剧 孤雁 哭嫁 魂归 
论汉魏六朝的献赋现象被引量:10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0-19,共10页刘青海 
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项目成果(S30403);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古典文献学"
作为汉魏六朝文学原生态的重要构成,汉魏六朝的献赋活动是认识这一时期政治和文学之关系的重要角度。两汉的献赋活动不但促成了汉代赋体创作的空前繁荣,而且成为影响后世的重要传统。六朝的献赋活动和两汉献赋传统的一个大的不同,是受...
关键词:献赋 汉魏六朝 庙堂文学 政治体制 文学风气 
19世纪传教士汉语方言小说述略被引量:5
《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136-143,共8页宋莉华 
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S30403);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成果
19世纪西方来华传教士用方言写作、翻译了大量小说,它们主要以繁体汉字、教会罗马字书写,间或夹杂约定俗成的简化汉字。它们是中国地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特殊产物,呈现出独特的语言和文学形态。传教士方言小说丰富了中国的方言文...
关键词:传教士 方言小说 地域文化 
唐诗“窗”意象的空间审美与文化意蕴被引量:5
《文艺评论》2012年第4期50-55,共6页王书艳 
上海市重点学科古代文学项目<文化视域中的唐诗>(编号:S30403)的研究成果
“窗”以其通风采光的实用性走进了人类生活,随后又以其观景寓情的审美性走进了文学,开创了窗的审美世界。学术界对“窗”的解读可谓异彩纷呈。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于建筑方面详细介绍了“窗”的样式和做法,今人楼庆西、马未都也...
关键词:空间意识 审美性 文化意蕴 意象 唐诗 《营造法式》 《美学散步》 园林建筑 
唐人“开窗”行为的诗学阐释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12年第8期95-98,共4页王书艳 
上海市重点学科古代文学项目(S30403)
"窗"在方位上不仅具有东西南北的朝向,而且在形态上具有敞开与闭合之分。唐诗中的窗多以开敞的形态存在,"开窗"成为一个固定的诗学话语,与"闭门"形成了鲜明对照。"开窗"蕴涵了中国文人一种特殊的观物方式,诗人们凭借窗这个审美支点艺术...
关键词:开窗 观物方式 隐逸心理 诗学话语 
烟草与文学:清人笔下的“淡巴菰”被引量: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83-93,共11页刘耘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7JA751014);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项目(S30403);上海市高校(第二期)创新团队项目"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自15世纪欧洲殖民者在南美知晓"淡巴菰"(烟草)及其吸食之法以来,它便迅速流传全球。万历年间,它由多条线路进入中国,很快便南北风靡,并成为农业生活的一部分,词人骚客之讽咏也在在皆有。但是,相比于学界对酒、茶、樵等与文学之关系的论...
关键词:淡巴菰 烟草 清代文学 
美以美会传教士亮乐月的小说创作与翻译被引量:7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94-101,共8页宋莉华 
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项目"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项目(S30403)
美国传教士亮乐月是西方来华女传教士的代表。她不仅创办了第一份中文女性期刊《女铎报》,而且用中文撰写、翻译了18种小说作品。她的小说将宗教传播、女性教育和儿童教育三者融合在一起,旨在提升女子修养,引导她们治理家务、教育孩子...
关键词:传教士 亮乐月 小说 美以美会 
声音的风景:园林视域中的唐诗听觉意象被引量:3
《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144-148,共5页王书艳 
上海市重点学科古代文学项目"文化视域中的唐诗"(项目号:S30403)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兴盛的构园之风促使唐人将自然声响引进园林,并用多情的笔触进行描摹与诗化,从而创作了多姿多彩的听觉意象。这些听觉意象以其空间构建性与情感性构筑了浑然一体的诗歌意境,并对空寂与闲逸的诗美具有衬托之效。浑融的诗境与多样的...
关键词:唐诗 园林 声音 听觉意象 意境 
寶卷印本形制流變考述
《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2期339-357,共19页張靈 孫遜 
上海市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項目成果(S30403)
本文以寶卷印本爲研究對象,在目驗原書的前提下,從裝背、扉畫、字體三個方面總結其印本形制的特徵,考察寶卷從早期宗教出版物到晚期通俗讀物的演變。寶卷印本之所以出現這種前後截然不同的變化,是由其文體屬性的演變決定的,而這種屬性...
关键词:宝卷 小说 印本形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