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B750014)

作品数:5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严晓江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更多>>
相关主题:英译《楚辞》诗选文化负载词文化翻译观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发愤抒情,以情译诗——杨宪益、戴乃迭《楚辞选》英译析评被引量:3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6-19,24,共5页严晓江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与‘走进去’--<楚辞>英译的文化翻译观"(2013SJB750014)的研究成果;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青蓝工程"资助;"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资助
"发愤抒情"是屈原表达其创作旨趣时提出的诗学观念。杨宪益、戴乃迭以情译诗,努力传达《楚辞》的情感力量、道德境界、文化意蕴,体现屈原的"哀与悲""恐与惜""思与怀"之情感。他们以传播中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为翻译目的,以源语为中心力...
关键词:《楚辞》 托物言志 寄情于景 审美移情 
《楚辞》英译与中学西传被引量:3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121-124,130,共5页严晓江 
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与走进去’--<楚辞>英译的文化翻译观"(2013SJB750014)研究成果;"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资助
《楚辞》是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英译是融合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为一体的跨时空对话活动。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形势下,尤其需要学贯中西、译研并举的中国译者的主动译介。译者应注意保持译文...
关键词:《楚辞》英译 文化软实力 中学西传 
以诗译诗与借形传神——以卓振英《大中华文库·楚辞》英译为例被引量:1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63-66,108,共5页严晓江 
作者主持的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与‘走进去’--<楚辞>英译的文化翻译观"的研究成果(2013SJB750014)
以诗译诗与借形传神是卓振英《楚辞》英译文的特色。译者进行总体审度和合理调适,借用传统英语诗歌的四行诗体、双行偶韵诗体、三行诗体、五行诗体、十行诗体以及半格律半自由诗体等形式,努力再现《楚辞》的意境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
关键词:《楚辞》 以诗译诗 借形传神 
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的翻译特色被引量:1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32-134,139,共4页严晓江 
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与‘走进去’--<楚辞>英译的文化翻译观"(编号:2013SJB750014);2013年度南通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楚辞>译介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传承"(编号:2013BNT006)成果
孙大雨的《屈原诗选英译》具有学者气度和学院派风格,译评结合、注释丰盈、弹性押韵是其主要的翻译特色。孙大雨运用"历史透视"与"价值判断"的方法对某些中外学者关于屈原其人其文的偏颇观点进行批评,并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提出翻译依据...
关键词:《屈原诗选英译》 研究型翻译 诗人情怀 学者气度 
文化翻译观下的《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被引量:13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65-69,共5页严晓江 
作者主持的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与‘走进去’--<楚辞>英译的文化翻译观"(批准号:2013SJB750014)的研究成果
《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反映了典籍翻译的研究型特征以及译者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管窥如何使《楚辞》的民族文化特...
关键词:《楚辞》 典籍翻译 文化负载词 文化翻译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