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ZW045)

作品数:16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玮丁晓原朱晓进何平江锡铨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研究》《江苏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语言论文学新诗语言变革文学文体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当前如何深化叶圣陶研究被引量:9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31-138,共8页朱晓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项目编号:07BZW04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文学形式的发展"(项目编号:10YJA751114)的研究成果
叶圣陶在不同时期提出的种种教育命题至今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强调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深化叶圣陶研究极有意义。随着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入,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阐释及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还会有新的发现。对叶圣陶...
关键词:叶圣陶 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叶圣陶研究 
“白话”特性与“格律”建设——论新月派格律探索中的语言问题被引量:2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49-154,共6页李玮 
国家社科基金(07BZW045);江苏省社科基金(08ZWB010)
新诗音韵美的建设是新诗发展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新月派的新诗格律化的探索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格律理论主张的提出,还是格律实践,无论是对于西文诗格律形式的借鉴,还是处理音韵和意蕴的关系,"白话"语言特性都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
关键词:白话 新诗 格律 新月派 
“过渡语言”与晚清散文文体的变异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13-20,共8页丁晓原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07BZW045)阶段性成果之一
晚清之际是一个多质杂糅的"过渡时代"。其独特的历史"过渡性"规定了语言的"过渡性"。在一个既成的古汉语系统中,衍生出新的属于现代汉语的某些语言因素。就散文文体而言,它的书写方式,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典范文言,也不是标准的现代汉语...
关键词:散文文体 过渡语言 晚清 变异 现代汉语 书写方式 语言因素 现代转型 
“五四白话”与现代散文文体建构
《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82-89,共8页丁晓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07BZW045)阶段性成果
现代汉语是现代散文生成的必要置备。国语推行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成为其时国家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国语的文学"中的国语散文,由于其体类的独特,语言与文体的关联也体现出某些独特性。"口语调和"和"欧化语",是"五...
关键词:“五四” 白话 现代散文 
语言变革与早期写实话剧语言范式的确立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207-212,共6页陈留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项目号:07BZW045)阶段性成果
历经对传统戏曲的语言形态及其艺术形式的摒弃,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索,中国现代写实话剧确立了自身的语言范式。通过对中国现代写实话剧语言范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戏剧形态的确立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从一个侧面去...
关键词:中国现代戏剧 语言变革 写实话剧语言范式 
文学语言变革与“儿歌”文体的自觉被引量:6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03-109,共7页李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编号:07BZW04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体矫正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的审美演进研究";编号:08ZWB010
在现代文学发生期,思想变革为"儿歌"的诞生提供了契机,而文学语言变革则是决定"儿歌"能否获得"自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文言制约下"儿歌"发展的困境、文学革命作用下"儿歌"文体规约的确定和文学性对于思想性的超越,揭示出"儿歌...
关键词:文学语言变革 儿歌 文学文体 
文学语言变革与乡土小说的早期形态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165-171,共7页余荣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项目号:07BZW045)阶段性成果
肇始于语言变革的文学革命催生了中国的乡土小说,因此,中国乡土小说的基本形态与新的语言载体有着直接的联系,文学语言变革的目的决定了早期乡土小说的体裁选择,文学语言变革的实践确立了早期乡土小说的议论风格及悲剧模式。同时,在以...
关键词:文学语言变革 乡土小说 早期形态 
“文口融合”周作人的“新诗情结”所系被引量:3
《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165-169,共5页江锡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项目号:07BZW045)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些写过新诗,研究过新诗,但最终没有成为诗人的作家,他们在其他文学形式的写作获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依然关注着新诗的命运与发展,形成了所谓"新诗情结",而这些"情结"往往又集中于新诗发展的关键问题——诗歌语言变革...
关键词:中国新诗 新诗情结 诗歌语言 周作人 “文口融合” 
30年代文学语言“口语化”运动与童话文体的发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27-133,共7页李玮 
国家社科项目(07BZW045)
就1930年代思想潮流整体状况而言,是不利于"童话"文体的发展的,但当时的文学语言"口语化"运动却维持着"童话"的文体独立性,促进了"童话"文体的修辞建设,并影响着"童话"文体"泛化"的发展方向。对1930年代文学语言运动与童话文体的发展关...
关键词:童话 文体 文学语言 口语化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新诗体式的演变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34-140,共7页孙绪敏 
国家社科项目(07BZW045)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的文学形态除了凭藉语言外别无长物。新诗的语言经历了口语化、诗化和散文化的变迁,新诗的体式也经过了白话体、格律体、自由体的演变。通过探讨新诗体式的演变与诗歌语言的变迁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诗歌语言的...
关键词:新诗 语言变迁 体式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