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880056)

作品数:7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么加利刘佳幺加利王静王小琴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教学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学术月刊》更多>>
相关主题:教育系统校内外教育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改革路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12X期3-4,8,共3页刘佳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研究"成果
从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观察,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民族文化宗教性的残存;民族文化丰富性的缺失;民族文化完整性的缺失。为此,加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应采取"统整"的课程模式,构建"多...
关键词:回归生活 文化传承 学校教育 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分析
《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4期6-10,共5页么加利 郝少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6年规划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研究(06JA880056)”阶段成果
西南民族基础教育存在着多种类型,将其置于区域内基础教育巨系统之中,各类型基础之间则揭示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各类型基础教育的相互冲突;第二,各类型基础教育地位的失序。第三,各类型基础教育功能发挥的紊乱。在揭示问题的...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 基础教育 功能 
理解与对话——新型师幼课堂互动的构建被引量:5
《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71-73,共3页刘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06JA880056)
哲学解释学下的理解与对话为了解教师与幼儿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理解与对话是创设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外在条件的理论探讨,是优化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内在条件的哲学思考。本研究试图从哲学解释学新的视角来借鉴如何构建...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 师幼课堂 
位其中道:新课程知识观的澄清被引量:1
《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23-24,55,共3页杨其勇 么加利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6年规划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研究(06JA880056)”阶段成果,项目主持人:么加利
现代与后现代知识观的分野主要是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哲学思想的分歧,新课程的知识观是位其中道。澄清普遍知识和个体知识、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灌输知识与建构知识的模糊地带,统整课程实施策略,有利于走出新课程知识观的理论困境。
关键词:知识观 新课程 位其中道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的西部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被引量:8
《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31-35,共5页么加利 王小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规划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研究"(06JA880056)的阶段性成果
从整体而论,西部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在价值远未得以实质性实现。西部高校应大力拓展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丰富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模式,重视潜在课程,积极探索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西部高校 课程资源开发 
论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路向被引量:9
《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23-27,共5页幺加利 王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06JA880056)
本文立足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对当前其面临的外部社会的挑战与自身的危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师院校改革的三大措施:主动应战、立足师范、强化实习。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改革 
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功能研究被引量:9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59-63,共5页么加利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6年规划项目"西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研究"(06JA880056)
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在功能发挥上各行其是;两大系统的功能发挥各自存在正向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两系统的功能互补应当是西南民族地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 教育系统 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