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2153被引量:29166H指数:67
导出分析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农户实证分析农村实证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刘祖云曲福田钟甫宁周曙东陈利根更多>>
发文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李锋 江灿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21ZZD001)。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新引擎和产业体系新支柱,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新质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乡村振兴 治理创新 农业现代化 
数字经济时代农村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3-24,共12页王雅婧 黄惠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工商资本下乡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24FGLB017)。
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是新发展阶段稳就业、保民生、促增长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时代分工不断深化,农村创业呈现主体多元化、组织高级化、模式融合化的新特征。马克思分工理论为理解中国农村创业行为变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分工深化是农村创...
关键词:数字经济 农村创业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分工理论 技术扩散 
新型城镇化能促进共同富裕吗?——基于136个陆地边境县的经验证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5-38,共14页杨玉文 谭雨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北边疆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富民机制研究”(22AMZ016)。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我国136个陆地边境县2013—2022年的数据,从效果、异质性和机制三个角度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显著提升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共同富裕 公共服务 创业活跃度 边疆地区 
乡村韧性:一个新的学术议题的理论审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9-51,共13页刘轩 刘祖云 杜焱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协同增效机理及调控路径研究”(42371305)。
乡村韧性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议题。本文基于背景、结构与策略的认知理路,从环境、系统、行动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环境风险-系统资源-主体行动”的...
关键词:乡村韧性 理论审思 三维框架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返乡创业群体的乡情文化嬗变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姜姝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归治村’在中国基层政治中的‘新位势’研究”(2020SJA0059)。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的文化时空中,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着变动与适应异步、心与物发生背反、家乡变迁与群体重组的乡情文化变迁,因而寻求制度变迁的解释性理论就更加重要。本文从返乡创业群体的历史和现实实践出发,分析返乡创业群体的...
关键词:返乡创业群体 乡情 文化变迁 “克里斯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了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2-75,共14页李琳 韩继良 朱玉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研究”(22&ZD113)。
采用2020年和2022年黄河流域5174个家庭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村家庭发展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发展韧性,其中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与弱有所扶均等化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发展韧性 农村家庭 
社会企业助推农村养老服务效能提升的实践逻辑——基于空间生产框架的典型案例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6-87,共12页杨康 李放 赵晶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山区散居老人养老服务在地化供给模式创新研究”(24XSH024)。
基于空间生产框架,以南京Y社会企业在重庆A区的改革实践为案例,探究社会企业助推农村养老服务效能提升的表现及其实践逻辑。研究发现:社会企业助推农村养老服务效能提升,集中体现为功用上的资源重组、效率上的生态黏合、效果上的多元效...
关键词:社会企业 农村养老服务 空间生产 
因地制宜推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88-100,共13页沈费伟 马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24BZZ069)。
数字乡村治理在促进乡村振兴绩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同质化建设的现实问题。以适应性治理为理论基础,从多元主体合作、遵循地方知识、弹性制度设计、健全反馈机制四个维度,构建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数字乡村适应性治理...
关键词:因地制宜 数字乡村 适应性治理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农村环境多元共治网络的建构逻辑——以南京舒村为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01-112,共12页刘硕 章荣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技术赋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路径创新研究”(22DJB00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农村基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研究”(23ZZA001)。
农村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系统性工程。以南京舒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为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主体—转译—网络”的分析框架,探析乡镇政府、村“两委”、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
关键词:农村环境 多元共治 治理主体 转译 行动者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