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5446被引量:591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蒙古族高校文化蒙古语蒙古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包国祥田明于东新王泰阿思根更多>>
发文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内蒙古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盛律令》中的“大食”考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12,共6页彭向前 赫佳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辽宋西夏金时期的‘中国观’研究”(项目编号:22VRC1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西夏物质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2JJD770048)的阶段性成果。
西夏王朝制定的《天盛律令》多处提到“大食”,学界一度误认为西夏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密切。“大食”是唐代中国对西亚地区出现的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此外北宋初年葱岭一带出现的喀喇汗王朝,在汉文史籍中多称之为“大石”,有时也称之为“大...
关键词:西夏 《天盛律令》 大食 喀喇汗王朝 
草原文化对元词的影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8-115,共8页王双梅 于之也 
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历代北疆纪行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ZDA281);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课题“北疆文化建设理论研究项目”(第一批)“辽金元时期内蒙古历史文化与文学文献分类汇编”。
元词与宋金词相较而言,出现一些新风貌。在创作主体上,非汉族文人队伍壮大,多族文人圈形成,以词为载体的雅集唱和活动兴盛;在题材内容上,集中描写草原文化,表达统一政权下的和合精神,元词风貌呈现出正大宏朗的盛大气象。元词的新变,不...
关键词:元词 草原文化 雅集唱和 和合精神 大元气象 
北疆文化视野下蒙古马精神的阐释及弘扬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王光文 高晋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产业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XMZ073)的阶段性成果。
蒙古马精神代表了北疆各族人民的优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和地方体现,能够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而成为北疆文化的主要精神标识。蒙古马精神的符号意义,来源于蒙古马的自...
关键词:北疆文化 蒙古马精神 中华文化符号 
北魏的“女水”与“武川镇”问题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16,F0002,F0003,共18页莫久愚 
北魏女水应为今天内蒙古中部的锡拉穆仁河与艾不盖河,北魏登国年间解如部、叱突邻部等高车部落驻牧于此。今天的艾不盖河中下游以西的勿居山(无吉山)即今天的白云鄂博。女水之间及其沿河地带是漠南草原南北交通要道,女水下游某处应该是...
关键词:女水 勿居山 漠南 渡碛 阴山行宫 白道中溪水 武川镇 
程文在元代多族士人圈中的交游考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杨绍固 郝建华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元代西域内迁少数民族族谱中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2BMZ115);延安大学研究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程文在元代多族士人圈中的交游考略”的阶段性成果。
程文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在元末江南文坛相当活跃,积极参与多族士人圈的文化互动。与其交好的文人中,既有贡师泰、虞集、揭傒斯等江南汉民族文人,又有朵列图、余阙、月鲁不花等蒙古、色目文化菁英。程文的多族文化交游是以汉语为...
关键词:程文 多族士人圈 元代 交游 
21世纪前二十年蒙古国文学发展动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90-95,共6页张乌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世纪东方区域文学年谱整理与研究2000—2020”(项目编号:17ZDA280)。
21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蒙古游牧文化逐渐从迁徙转向定居,从传统转向现代,在此过程中牧民的心理也产生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迷茫之间的冲突。现代转型不只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有文化传统和思想意识的更新。从游牧与定居、传统与现...
关键词:21世纪前二十年 蒙古国文学 游牧文化 现代转型 
唐蕃盐州之战探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孟洋洋 
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唐蕃盐州之战研究”(项目编号:BS493)的阶段性成果。
吐蕃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大举进攻唐朝的盐州城,是唐朝和吐蕃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该事件的爆发既同唐朝和吐蕃实力此消彼长、各自内外环境变化、双方争夺“唐先王旧封”之地等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又受灵盐地区的地缘政治、军事地...
关键词:唐蕃关系 元和十四年 盐州之战 时空进程 盐夏防务 
敦煌古突厥文《占卜书》的文化特点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32-40,共9页乃日斯克 
敦煌古突厥如尼文《占卜书》是一部展现早期突厥—回鹘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的重要文献,其文化特点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占卜书》与契丹、蒙古等后期游牧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学、历史文献作品相比,它们的故事母题和角色具有明显的相似和...
关键词:突厥文《占卜书》 战争文化 萨满教 阿尔泰语系民族 
布里亚特民间文学的动物崇拜文化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99-107,共9页敬如歌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编号:201706205030)。
聚居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人保留有大量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这些富有东方色彩与游牧文化的文学创作不仅是西伯利亚族裔文学的璀璨珍宝,亦是俄罗斯多元文化空间的必要组成部分。动物意象作为布里亚特民间文学中的常见符号,是...
关键词:民间文学 动物崇拜 符号学 文化符号 布里亚特人 
《格斯尔》史诗新歌手及其文本的互文性被引量: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7,F0002,F0003,共9页乌·纳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巴林《格斯尔》史诗社区传统研究”(项目编号:20FZWB052)。
“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包括《格萨(斯)尔》工作者在内的全国非遗工作者提出的时代课题。如何评估前辈传承人与新一代传承人之间实现了“接下来、传下去”的有序传承?聚焦于两代人演述的文本之间的互...
关键词:《格斯尔》 新歌手 文本 互文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