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1224被引量:105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思政课《红楼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韦洪涛俞晓红李斌李文君沈治钧更多>>
发文机构: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时代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逻辑与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张诗博 
2024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数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24WTSCX040);2024年度岭南师范学院人才专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数字技术资本化研究”(ZW2401);2023年度岭南师范学院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开放课题“中白‘一带一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ZB202302002)。
数字技术在自身发展和产业融合过程中形成从数字技术到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逻辑。数字技术的科学化、创新禀赋、通用性构成技术的融合力和推动力。数字技术通过操作形态、人工物形态、工艺形态与其他产业融合,拉动产业升级,搭建以数字化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新型生产关系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机制构成、风险解构及规制策略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耿佳仪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念创新”(18ZDA015)。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而言具有正向创新和负面影响的双重效应。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以智能化、创新性、绿色化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化配置、技术的颠覆性变革和产业的结构性重组,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监管机制 
民俗文化传承的教育转向:基于苏南地区学校的探索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2-39,107,共9页杜芳芳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文化记忆视域下江南文脉的教育传承研究”(B/2022/01/33)。
民俗文化的传承就是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对培养人的“根”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民俗文化是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构成,是乡土教育的基础载体,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学校是民俗文化活态传承的实践基...
关键词:民俗文化 学校教育 活态传承 教育转化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审思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0-45,共6页武文杰 李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华武术海外传播新格局的构建研究”(22BTY110)。
中国武术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身体攻防技击的表意实践,其发展历史是从古代“人兽相搏”“图腾武舞”的原初形态到当代“健身武术”“竞技武术”“艺术武术”多元形态的动态演变进程。中国武术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武术...
关键词:中国武术 文化形态 历史演变 
印(尼)马关于地区合作的分歧与东南亚联盟的成立(1957—1961)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6-52,106,108,共9页彭永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冷战时期英国对‘印太地区’秩序的规划与政策研究”(21CSS007)。
东南亚联盟是二战后首个完全由本地区国家主导的区域合作组织。出于对印度尼西亚倡导的亚非阵营合作理念的不满,马来亚联合邦提出了创建东南亚地区合作组织的倡议。马来亚的倡议表面上强调经济和文化合作,实则暗含结成反共同盟和削弱印...
关键词:东南亚联盟 万隆会议 印尼 马来亚 亚非阵营 地区合作 
日本江户时代外语教育政策研究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3-59,共7页顾晶姝 
2024年江苏省高校高质量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大学日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2024GZJX178)。
江户时代堪称日本的文艺复兴时期,也是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关键时期。考察兰学、儒学、汉语、朝鲜语及英学政策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以及从工具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维度探讨其价值取向可见,德川幕府通过培养翻译、外交及贸易人才,为国际交流...
关键词:日本 江户时代 外语教育政策 工具价值 文化价值 
《岳阳楼记》文体诸问题新论——基于衙署园林记的视角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0-66,108,共8页李山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佛教寺院与宋代诗歌的互动关系研究”(19XZW013)。
从衙署园林记的视角审视,《岳阳楼记》在内容的生成、行文的笔调、文体的包容、记述的角度等方面与传奇有相类之处,“传奇体”之评非为无据。《岳阳楼记》属寄题写作,记事、绘景均遵照滕子京的书信和绘图,从《〈岳阳楼诗集〉序》中拈出...
关键词:《岳阳楼记》 园林记 “传奇体” 寄题 代言 
“宋金余习”的修正与元诗风貌的形成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7-78,共12页张勇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族融合与文化重建视阈下的金元之际文学演进研究”(23AZW014)。
元诗风貌是在修正“金余习”与“宋余习”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过程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金末赵秉文首开崇雅风气,元初经过元好问的“巨手开先”、郝经的导路定调,以及刘因、王恽等元氏后学的创作实践,北方诗坛在修正余习中向成熟的元诗...
关键词:“宋金余习” 赵秉文 元诗 诗风革新 南北交融 
《全明词》作者小传订补十四则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陆勇强 
《全明词》的问世,为明词研究提供了一份翔实的资料,但不免存在一定的疏漏。本文依据从总集、别集、史传、地方志等文献中获得的资料,对《全明词》中王坊、孙茂芝、黄修娟、张璠、章有湘、戚勋、黄始等十四位作者小传作了订补,涉及作者...
关键词:《全明词》 作者 小传 订补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审视、现实困境与优化进路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86-91,共6页兰凯 陈勇 杨晓刚 
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劳动教育研究”(2020SJB0659);苏州科技大学2023年校级本科教务管理改革研究项目“新一轮审核评估视角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023JW-02)。
开展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高校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遵循,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目前,部分高校还存在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课程体系建设相对...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劳动教育 价值审视 “五育”并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