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作品数:266被引量:5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价值研究学会(ISVI)
最新期次:2022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伦理学主持人德性价值论道德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徐瑾强以华赵红梅李家莲周海春更多>>
发文机构: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墨子的和平伦理审视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孙君恒 关殷颖 
墨子的和平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作为和平纲领的“非攻”,作为和平基础的“兼爱”,以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和平条件。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今天建立普遍性伦理的理论渊源之一;他的“非攻”思想,对于世界和平、共处、平等、对话、友好等国...
关键词:“兼爱” “非攻” 和平 
论墨子“天志”中的敬畏之心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14-21,共8页石磊 陈雅馨 
“天志”的提出是墨子利用“天”之至高无上来维护统治秩序的有力规约,其寻求的是人与天内在统一的和谐,人依照天的道德旨归,谨慎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尊重自然鬼神的统御,四季万物的生化在规律中轮转更迭;天的旨意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中...
关键词:墨子 “天志” 敬畏 
对怨的一种伦理分析:从阴阳视角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22-34,共13页周海春 徐艳萍 
道德情感主义对伦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其中一个方向是借助中国的阴阳范畴,美国学者迈克尔·斯洛特用阴阳范畴分析了仁爱。仁爱和怨恨是有对应关系的一对范畴,马克斯·舍勒对现代仁爱运动从怨恨的视角进行了一定的反...
关键词:  阴阳 道德情感主义 
智识之辨视野中的梁漱溟政治哲学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35-45,共11页肖雄 杨佳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中的智识关系问题研究”(19CZX027)的阶段性成果。
“智识之辨”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处理东西方文化及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问题的一个共同理论模型,如熊十力的性智量智说、冯友兰的正负方法说、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论、冯契的转识成智说等皆其体现。①先于以上诸位,梁漱溟最先将以民主和科学为...
关键词:梁漱溟 政治哲学 智识之辨 存有论 
梁启超“趣味”概念的理论内涵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46-57,共12页曹元甲 
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一般项目“功能主义视域下的文艺道德观研究---基于对梁启超前、后期文艺思想之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趣味”概念,无论中外,皆古已有之,但梁启超对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梁启超眼里,趣味不仅包含美感,而且还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不仅是一个纯审美的范畴,而且是与认知、实践等一切人类活动有关的类似美感状态的某种自由愉悦感。正是在...
关键词:趣味 梁启超 人生观 
俭以养“得”--节俭的必要性与当代价值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58-67,共10页张志鑫 金香花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美德的形成与人的生存与发展诉求相关,是人们基于对欲望的合理节制来达到理性目的的重要价值观念。作为超越时代的人类智慧,节俭以养德,节俭则民富。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日,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对...
关键词:节俭 欲望 美德 消费社会 
陶望龄生死观的五个面向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68-81,共14页龚开喻 
湖北大学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越中王学‘劝善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相较于宋代理学将生死议题归诸佛、老的观点,陶望龄广泛征引儒学经典,证明生死的议题是儒学本有的内在向度。他以临终时坦然、不散乱作为得道的标志,并以此践行德性工夫。在这个根本追求下,他试图会通儒、释,并有意识地亲师取友,以互相...
关键词:陶望龄 生死观 晚明 女性 
寻找人类文明的新坐标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I0003-I0006,共4页魏敦友 
科学技术已不再是实证性地描述真实存在的科学技术,而是在真实存在中创造性地开拓和描述种种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新坐标 科学技术 真实存在 人类文明 实证性 可能性 
论帕菲特对个人同一性经典观点的修正式解读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82-96,共15页梁耀之 阮航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帕菲特的伦理理论及其当代效应研究”(20BZX112)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对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同一性这两者的区分,帕菲特把个人同一性论题界定为,什么是个人的历时性存在所必然包含的。帕菲特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思想实验和讨论,对关于个人同一性的还原论观点和非还原论观点等经典观点分别做了修正,以呈现其...
关键词:个人同一性 修正式解读 帕菲特 
试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被引量:1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1期97-107,共11页方辰 朱必法 
柏拉图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作为西方教育思想的先驱,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蕴藏着许多开创性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与终身教育思想、音乐与体育的教育思想、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以及国家教育思想等,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