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学刊》

作品数:5823被引量:450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船山学刊》
主办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王船山王夫之孔子儒家湖湘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王兴国朱汉民朱迪光陈力祥陈远宁更多>>
发文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学——一种活在当下的古典学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李景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家教化思想通史编纂与研究”(24&ZD224)。
近年“中国古典学”研究的兴起,与学界对百年来中国学术和文化现状的反思相关。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总汇结穴于“六经”。“六经”作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母体,既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诞生地,亦是诸子学“哲学突破”的精神产品。以“六经”为核心...
关键词:古典学 国学 哲学突破 “六经” 经典诠释 诸子学 
“实事求是”之学源流考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13-29,共17页吴飞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出自《汉书·景十三王传》,本来是描述河间献王搜集古书的态度。至宋代,此语始脱离“修学好古”的语境,被当作一种普遍的治学态度,推尊理学的王应麟以“实事求是,多闻阙疑”来概括这种态度。清代学者惩于明代...
关键词:实事求是 清代学术 古典学 
康有为、谭嗣同视界中的王夫之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30-42,共13页魏义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诸子学与文化自信研究”(2022VRC041)。
中国近代是西学大量东渐,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时代;也是挺立中华民族精神,第一次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审视、解读和创新的时代。在近代学人中,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和章炳麟等都对王夫之加以关注。其中,在文化思想立场等方面最为接近的...
关键词:康有为 谭嗣同 王夫之 近代哲学 
“相知不贵早”:王夫之怀方以智诗释读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43-55,共13页张永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桐城方氏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030)。
王夫之寄怀方以智的诗一共八首。这八首诗对我们了解两人的交游及思想联系至关重要。品读其内容,可以得到如下几条结论:第一,方、王二人并非一见如故,他们的相识相知有一个过程,两人差不多到晚年才真正理解对方,是谓“相知不贵早”。第...
关键词:王夫之 方以智 明遗民 
马克思抑或黑格尔——张岱年、唐君毅关于船山气学阐释之异同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56-67,共12页孙钦香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新合一之至善:王船山政治哲学研究”(23FZXB026)。
张岱年的船山气学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诠释范式的代表之一,而唐君毅是港台新儒家中对船山气学颇为关注的学人。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物”解“气”,唐君毅则主“理气合一论”。张岱年的“物质”概念与马克思的“Sache”概念不同,后者与...
关键词:船山 张岱年 唐君毅 马克思 黑格尔 唯物论 事学 事理 
源于家庭亲情的儒家生活艺术——论《大学》的“家庭情理结构”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刘悦笛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迁,发展中的儒家伦理与其从伦理规范的“尊尊”视角彰显家庭价值,不如以家庭亲情(family affections)为“亲亲”源泉塑造出一种生活的艺术。《大学》乃成“大人”之学,而大人却是从家里生长起来的,这就有赖于“家庭情...
关键词:家庭亲情 儒家 生活艺术 《大学》 家庭情理结构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新探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78-91,共14页崔治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能力知识研究”(23BZX072)。
为纠正朱熹“知先行后”说造成的流弊,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并作了详细阐发。对于“知行合一”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批评者认为王阳明消弭了知行之间的差别,支持者则通过不同论证为其提供辩护。作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当代捍卫...
关键词:王阳明 知行合一 道德的知 
论钱穆诠释朱子理气论的学思历程及其义理嬗变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92-105,共14页李亚奇 
南京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钱穆的阳明学诠释之研究”(184080H202A164)。
不囿于史学与文化学,钱穆的哲学思想逐渐受到关注。但余英时从史学层面否认钱穆的现代新儒家身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钱穆在哲学义理层面对宋明儒学的理论重构和现代转化。以往学者多以《朱子新学案》为基础,论述钱穆对朱子理气论的诠释...
关键词:钱穆 朱子 理气论 
雷锋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人格典范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蔡志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优秀学术外译项目“《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三版)》英文版”(23WZXB017)。
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关乎中国当代理想人格的建设,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人格典范。雷锋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也会遇到人生的根本问题:个体存在的价值是什么?雷锋认为,在群体中化解个体的有限性是解决因这一追问...
关键词:雷锋精神 劳动 个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人格典范 
“新子学”研究之反思
《船山学刊》2025年第1期116-128,共13页华云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庄子学的传统范式与现代话语重构研究”(23FZXA005)。
自2012年方勇提出“新子学”概念,对这一概念的接受、质疑也不断激发学者反思“新子学”的内涵及其价值。事实上,“新子学”甫一提出,就引发学界的广泛讨论,并获得诸多反馈建议和意见。一方面,学界开始反思和总结目前诸子研究的优长及问...
关键词:“新子学” 诸子学 经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