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作品数:486被引量:80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舒大刚彭华尹波郭齐李冬梅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经学蜀学儒学宋代儒学文献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举的宋代转折及其历史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8-56,共9页王瑞来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宋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科举从隋代开启,终唐迄宋初,每榜取士人数极少。进入太宗朝,伴随着疆域的基本统一,重文抑武的战略转变,取代各级留用旧官僚的实际需要,呼应了崇文的潜流。宋太宗即位伊始,便毅然...
关键词:科举 宋代 士大夫政治 君臣共治 独立精神 
“西部儒学”的历史贡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4-64,231,共12页舒大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巴蜀易学文献通考与研究”(23AX00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巴蜀学案编撰与蜀学流派研究”(SCJJ24ZD88)。
西部儒学是中国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师儒”之官和儒家经典《易》《书》《诗》《礼》《乐》《春秋》等文献在西部奠基;儒家思想的许多理念(阴阳、五行、三才、敬德保民、道德仁义礼、元气说等)、信仰(天命、礼乐)在西部孕育,为孔...
关键词:西部儒学 中国西部 儒家 中华文化 
中国哲学感应说与儒家中庸说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43-44,共2页何光顺 
在中国古典哲学传统中,关于“感应”论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在当代学术界的研究也比较充分,但还较少有学者将其与儒家的“中庸”学说进行关联性阐释。中国哲学的“感应”论与孔子或儒家的“中庸”思想关系密切,并都可以从“唯物论”与“...
关键词:中国古典哲学 两极性 意识主体 中庸 实践论 双重角度 意向性 关联性 
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探微——清廉爱民:“铁面御史”赵抃的另一面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22,共14页王瑞来 
对于北宋名臣赵抃生平的关注,历来主要集中在对其“铁面御史”的事迹津津乐道,这固然是赵抃仕途中极为彰显光彩的一面。然而,“铁面御史”的光环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对赵抃其他方面作为的关注,使评价失衡。平心而论,赵抃担任御史和谏...
关键词:宋代 赵抃 清廉自律 孝悌齐家 惠民施政 
《华阳国志》所见五行说考辨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彭华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阳国志》专题研究”(项目编号:SCJJ23ND276)。
《华阳国志》“秉笔直书”,保留了丰富的五行资料。借鉴考古学文化的“区系”和“类型”说,可将其分为“五行大类”和“五行杂类”两大类。分析与考辨的结果显示:先秦时期在巴蜀大地是否有“五帝”(五色帝)说,实则尚难论定;后世存在的...
关键词:《华阳国志》 五行 五帝 五德 五味 
《井研廖先生年谱稿》现存篇目、序跋考订
《中华文化论坛》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舒大刚 邵莘越 
2024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巴蜀学案编纂与蜀学流派研究”(项目编号:SCJJ24ZD88)的阶段性成果。
《井研廖先生年谱稿》是廖宗泽为廖平所编写的年谱定稿,成稿于20世纪60年代,今存第一、二、三、四、九卷,载咸丰二年(1852)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间事,即廖平出生至“三变”结束。该年谱中保存的部分著述篇目、序跋,记载的若干著述的篇...
关键词:《井研廖先生年谱稿》 廖平 廖宗泽 篇目 序跋 
王国维、陈寅恪与贺麟对读记——以文化观为考察中心
《许昌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8-28,共11页彭华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贺麟年谱长编”(22FZXA002)。
王国维、陈寅恪、贺麟三人在文化观上既有同、也有异,而且同大于异,可谓“大同小异”。大体而言,王、陈、贺三人都重视“形而上”的精神文化,并且认为中国人与中国文化重功利、重实用而轻思维、轻逻辑,故须在“形而上”的精神文化层面...
关键词:王国维 陈寅恪 贺麟 中西文化观 宋代文化观 政治文化观 
历史书写与在场性问题——以《春秋》《左传》《系年》《史记》等早期经典为例
《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2期159-171,282,共14页彭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2FZXA002)。
西方哲学在经历“在场性转向”之后所讨论的“在场”与“不在场”,类似于中国哲学所讨论的“阳”与“阴”。如果将这种哲学思辨引入经学、史学之中,便会产生对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以及历史书写的思考,而“记载”(“书”)或“不记载”(“...
关键词:历史书写 在场性 记载 不记载 早期经典 
2022—2023年宋史研究述评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4年第6期20-33,共14页陈希丰 
2022—2023年的宋史研究成果丰硕。据笔者粗略统计,共出版专著、文集、文献整理100余部,论文1500余篇,涉及两宋时期的政治、军事、边疆、经济、社会、思想、文献等诸多领域,并形成若干聚焦性议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
关键词:宋史研究 李华瑞 两宋时期 聚焦性 文献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 
近百年南宋川陕军政问题研究述评
《宋代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284-342,共59页陈希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南宋边防格局的形成与演变研究”(19XZS007)阶段性成果
前言南宋王朝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诞生于错综纷乱的战火与危难中,并长期处于北方民族政权的军事强压之下的战时状态或准战时状态(1),属于典型的“生于忧患,长于忧患”(2)。在这一基本立国背景下,依托江淮、京湖、川陕三大战区(宋人称为“...
关键词:京湖 研究述评 川陕 战时状态 江淮 南宋 军政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