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123被引量:38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一平胡兆铮黄晖梁淑范吴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上古汉语鲁迅小说汉藏语小说文学语言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研究》《语言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华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病句、逻辑及语言规范化
《修辞学习》2005年第6期54-55,共2页骆锤炼 
修改病句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一环,但对于病句的认定却存在着泛化的现象。本文即从语言与逻辑的关系入手,探讨病句修改中的若干问题,并就语言规范化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言规范化 病句修改 逻辑学 言语背景 汉语 
奈保尔创作思想初探被引量:4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94-98,共5页高照成 黄晖 
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01EZWOO1);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招标课题阶段性成果
V.S.奈保尔是当代英语世界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美国读者最多的文艺期刊——《纽约时报书评》曾多次提及他的名字及作品。作为一位别具一格的作家,奈保尔的创作一直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与人生境况;他信赖创作中的直觉与激情、强调...
关键词:奈保尔 创作 现实社会 虚构 独创性 审美距离感 
上古汉语声母清浊交替和动词的体被引量:4
《语文研究》2005年第4期27-31,共5页金理新 
上古汉语声母清浊交替表达的语法意义已有不少学者加以探讨。其中,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词性转换以及自动词和使动词之间的语态变换和声母交替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讨论。但是,声母清浊交替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并没有被全部展示出来。...
关键词:上古声母 清浊 完成体 形态 
张大受《书楝亭银台诗后》的发现及作期考辨 与曹立波先生商榷被引量:1
《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3期115-124,共10页孙书磊 刘水云 
曹立波先生《<梧门诗话>收录的题曹寅诗评注》一文介 绍了认为“现知的研究资料未见提及”的研究曹寅的重要资料:《捂门 诗话》所收张大受给曹寅的三首题诗,并认为题诗作于康熙三十五年 (1696)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间。其实,张大受的题...
关键词:《梧门诗话》 曹立波 先生 作期 考辨 发现 研究资料  曹寅 
古代诗话对传统批评体裁的自我反思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05年第7期88-95,共8页张一平 
2003年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古代诗话鉴赏论>之一节;课题编号:NX03WX16。
古代诗话对于诗话体裁批判之独特现象,表明了诗论家对诗话体裁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同时也断绝了20世纪初文论转型时,诗话与现代文论血缘承继的最后希望。其特征有三:第一,诗论家批判诗话严厉而广泛,但其无法割断与诗话体裁千丝万缕的联...
关键词:诗话 体裁 自我反思 传统批评 古代 20世纪初 诗论家 矛盾心理 现代文论 不彻底性 批判 
试论普通话的轻声词被引量:12
《语文研究》2005年第2期19-21,26,共4页赵新 马贝加 
文章对普通话轻声词存在的问题、轻声词的作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轻声词规范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普通话 轻声词 规范化 
明清诗话对诗“气”认识之探索被引量:2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78-82,共5页张一平 
浙江省2003年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项目(NX03WX16)
明清诗话将多变而冗杂的诗之"气"理解为大自然或人体之气,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创作心理与倾向,是一种成熟而务实的诗歌理论心态。在对诗气的探索之中,有如寻求隔水蒹葭之伊人,挫折中折射出了一缕淡淡的迷茫。然而正是在这百折不挠...
关键词:诗话 探索 诗气 
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维度被引量:13
《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76-85,共10页马大康 
文学语言陌生化并非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是为了增加感觉的阻力 ,延长感觉的时间 ,恰恰相反 ,它通过“否定”日常语言的指称习惯来“否定”习常的世界 ,进而引领人进入与现实异在的审美世界 ,一个豁然敞开的新世界 。
关键词:语言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 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 存在方式 现实 感觉 自由 指称 生存 
汉藏语的完成体后缀~*-s被引量:13
《民族语文》2005年第2期1-6,共6页金理新 
藏语动词完成体附加-s后缀。上古汉语动词也有未完成体跟完成体之分,动词的完成体也附加*-s后缀。
关键词:藏语 动词 完成体 后缀 -S 汉语 比较语言学 
《甲乙集》中《南康道中》诗作者献疑
《文献》2005年第2期139-148,共10页张一平 
一、<南康道中>诗与罗隐<湘南应用集序>、<谗书·序>所记初次取解岁数之矛盾唐末大诗人罗隐期冀科第折桂的强烈欲望,在有唐一代很少有诗人能与之比肩.这一点,人们不难从罗隐参加礼部试的次数看出端倪.<吴越备史>卷一<罗隐传>载其:"凡十...
关键词:罗隐集 康道 取解 南康郡 《甲乙集》 礼部试 献疑 诗作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