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电力学院外语系

作品数:78被引量:13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姜命珍杨洁李罡潘卫民文珊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汉语修辞英汉翻译不可译性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科技翻译》《求索》《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还乡》中大自然描写的象征性被引量:2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64-67,共4页马弦 
《还乡》中对大自然环境的描写,具有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由于作者哈代借助了古代神话意象,因而使作品具有多层面的思想艺术价值。大自然的描写不仅为小说中的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而且烘托了人物的心态和性格,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反映了...
关键词:《还乡》 大自然 象征性 神话意象 
雅式句的语法隐喻理据初探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20-122,共3页邓嵘 何吉 
当代隐喻理论已不再局限于修辞学或文体学的传统,而把隐喻看作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工具。雅式句、名词化是语法隐喻在科技语体中应用的结果。语法隐喻是一个使语义具体化的过程,是科技英语写作和翻译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隐喻 语法院喻 名词化 认知 
布莱克的二元对立运思方式及其反传统意识——《老虎》一诗试析被引量:2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05-108,共4页唐梅秀 
布莱克所经验和理解的世界与人性本质的精深复杂思想集中体现在《老虎》一诗,对这首诗的细读分析可以揭示诗人创作中的二元对立运思过程及其对于圣经神学思想的艺术性阐释中所表现的反传统意识。
关键词:布莱克 老虎 二元对立 上帝 撒旦 
从一滴水看世界——论中西文化中“水”意象的哲理审美意蕴被引量:6
《求索》2003年第3期135-137,共3页唐梅秀 
本文通过对《老子》、圣经、寒山子《水清》、狄金森《暴风雨夜》、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拉金《水》等中西诗文的分析 ,试阐述“水”
关键词: 意象 喻道 喻时 喻情与性 
视觉诗语篇的具象衔接
《英语研究》2003年第1期10-14,79,共6页夏日光 
视觉诗能展示一幅耐人寻味的可视的具象,这种具象不仅是视觉诗语篇的表意手段,而且还是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本文从自然具象、社会具象、生理具象和心理具象等方面对视觉诗语篇的具象衔接手段进行剖析,以揭示其语篇的生成机制。
关键词:视觉诗 语篇 具象衔接 
形象思维与文学翻译被引量:1
《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60-162,共3页陈晓勇 蒋小元 
文学翻译活动的形象思维要求译者了解原作者的思想情感及文本形象的意蕴,深入进行审美体验,运用联想、想象等主要思维手段,把情感投射进翻译对象,全面把握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发挥想象,用艺术语言再创形象、传达神韵。
关键词:形象思维 情感 想象 意蕴 文学翻译 
苔丝的女性形象解读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47-48,共2页罗多群 
哈代笔下的苔丝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塑造最成功的女性人物,苔丝同时具有传统女性和新女性的特征。苔丝的悲剧,实际上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关键词:苔丝 女性形象 哈代 英国文学史 小说 男权社会 人物评论 
篇章具象纽带的翻译被引量:1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109-111,共3页夏日光 
湖南省教育厅2002年科研经费资助项目"中英视觉诗衔接对比研究"(02C078)系列成果之一。
本文就篇章具象纽带的翻译问题展开讨论。认为翻译中应考虑具象的完整性,语法的随意性和标点的缺失性三个特点。
关键词:篇章 具象纽带 翻泽 完整性 
对翻译者的意识培养问题的再思考——换位思维导入
《云梦学刊》2003年第1期119-120,共2页段胜峰 
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译者的角色是第二作者和第一读者,这一角色的转换成功与否实际上取决于译者自身的意识和素养。所以译者的意识培养问题才是所有问题的首要。
关键词:角色转换 译者意识 
从"头"说起--汉语一字多义在翻译中的处理
《海外英语》2003年第3期41-,共1页姜苓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不仅字音、字形发生了变化,字义也极大地扩展了.一字多义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在汉译英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下面以"头"字为例,从意义的角度简析其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