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作品数:3259被引量:8003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瑞凯袁光亮杨晶韩文琰纪秋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院校高职高校青少年大学生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高校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7-124,共8页景海俊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3年度科研计划一般项目“首都高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M202311626001)。
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高校依托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实践服务、资源统筹和技术赋能等方面与其他主体协同联动,成为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高校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建共融互通的“网格图”“工具包”和...
关键词:治理重心下移 高校 城市社区治理 治理路径 
《阳明文录》“闻人诠姑苏刻本”问题续论
《国学学刊》2025年第1期79-87,140,共10页任文利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阳明先生文录》嘉靖间刻本集校”(SZ202011626027)之阶段性成果。
以《阳明文录》的版本史而言,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目录著录为“闻人诠刻本”的《阳明文录》多被视为钱德洪编纂足本阳明文集的初刻本,本人曾指其失,认为国家图书馆所藏黄绾嘉靖癸巳序《阳明先生文录》,方为文献中所言闻人诠姑苏刻本,是钱...
关键词:王阳明 钱德洪 黄绾 《阳明文录》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三所高职院校为例
《心理月刊》2025年第6期120-122,135,共4页袁榕蔓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2024年度院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青年教师专项(QN202401);2022年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AG2022016)。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现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2023年10月~12月,对北京市三所高等职业院校7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整体呈中等偏上水平;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显...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社会情感能力 现状调查 
句法与语义模糊——中国传统音乐的语言机制及其写意特征分析
《中国艺术》2025年第1期81-89,共9页张露予 
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写意精神的当代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4ZD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写意的美学特征,在音乐语言上表现为句法模糊与语义模糊两个方面。经分析,句法模糊包括“模糊音态”“模糊音间”和“完形模糊”三个层次,语义模糊包括“词的模糊修辞”“腔词之间的写意模糊”以及“腔词之外的意境模...
关键词:传统音乐 写意 句法 语义 模糊 美学 
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背景下青年志愿者跨文化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谢金艳 
2021年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背景下青年志愿者跨文化能力研究”(SM202111626002);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教指委2023年度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职业教育新标准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WYJZW-2023BJ0002)。
青年志愿者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助力者和宣传者。本研究以Byram跨文化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评估量表对北京758名青年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其在各要素维度上的水平差异...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 跨文化能力 调查分析 
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青年发展
《北京青年研究》2025年第1期1-1,共1页杨志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青年是祖国...
关键词:能力素养 党的创新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战略性工作 理论认知 政治认同 生逢其时 实践课题 
“全人教育”理念的下大学艺术教育政策的转型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021-024,共4页江雪婷 
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面临着由素质教育向全人教育转变的严峻挑战。这种转变既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文章通过对这种转变的原因、特点以及实施对策的分析,希望能对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全人教育 大学艺术 政策转型 
“逝有所安”:我国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新内涵
《中国发展观察》2025年第1期117-123,共7页王伟进 刘鑫淼 
公共服务是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面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顺应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拓展的范畴。老龄化加速带来“逝有所安”的巨大现实需求,有效推动殡葬改革和治理须强化“逝有所安”。当前建立“逝有所安”殡葬服务体系面临...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殡葬服务 殡葬改革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市场秩序 公共服务 人的全面发展 供给数量 
论《道德情操论》中的行为合宜性问题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1期104-106,219,共4页陈雨乔 
文章首先从合宜的基础前提——同情出发,对同情的内涵、根源及其引发形式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结合代际沟通中的婚恋问题做进一步讨论;其次,对合宜的内涵及各种感情合宜的程度进行阐释论证;最后,借助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有关理论,...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 合宜性 斯密 同情 
高中生人际关系与智能手机依赖的关系——基于北京市某区域实证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李月 袁榕蔓 郭琦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青年专项课题(AECA19020)。
为探讨高中生人际关系困扰与高中生智能手机依赖的关系,并考查自我控制和亲子关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探究高中生智能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以及潜在机制,本研究采用智能手机依赖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学生自我控制问卷、家...
关键词:智能手机依赖 人际关系困扰 自我控制 亲子关系 高中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