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作品数:22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邓铁男王琰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悖论性高校立德树人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学术交流》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
《教育探索》2024年第12期44-48,共5页刘文珂 张艳君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3SJZDSZ01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MLC00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工会研究课题(2023NXDGH005B)。
数字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明显标识,它通过数字理念助力培养目标明确化,数字平台推动教育内容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数字场景推动学习报国信念具象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在于...
关键词:数字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 
短视频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因素、挑战与对策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0期157-160,共4页李俏俏 张艳君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网络思政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构建研究(2023SJZDSZ01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主动性重要论述研究(23MLC001)。
短视频的感性传播特征,日常生活内容、个性传播机制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认知水平,情感互动践行度。在认知维度,短视频中的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理性认同;在情感维度,情感共鸣和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方式弱化...
关键词:短视频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视域下“高师生”培养现状与策略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2024年第1期30-41,共12页刘国权 王志博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项目(教思政厅函[2024]6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湖南师范大学)课题“美育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项目编号:2022ZD02)的研究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履职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DJC180)。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以下简称“高师生”)是未来教师的主力军、生力军,其素质能力与教育家精神的现实落地和未来传承紧密相关。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视域看,当前我国高师生培养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基本态势是总体向好、仍有不足...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 人才培养 
背景·内涵·路径: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研究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2期56-60,共5页于晴 张艳君 刘文珂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网络思政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构建研究”(2023SJZDSZ018);哈尔滨师范大学思政工作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研判与防控机制研究”(2022SQYZ-8);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基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教师评价改革探讨”(20221102);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资助;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全面而又全新的解答,是在回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培育时代新人的迫切呼唤下的时代产物。该重要论述阐释了时代新人的内...
关键词:习近平 时代新人 培育路径 
新时代教育舆论内涵的“三个维度”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3年第4期32-34,共3页张艳君 
2022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思政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研判与防控机制研究”(2022SQYZ-8)。
教育舆论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现象,对于教育评价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系统要素的分析框架审视教育舆论的各项要素,有助于把握教育舆论的基本内涵。研究发现,教育舆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呈现出彰显新时代利益诉求、强度愈大...
关键词:新时代 教育舆论 教育评价 
网络文化作用于大学生生存本质的深层特质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12期94-96,共3页王琰 
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基金项目"大学生网络思想意识的悖论性样态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编号:16JDSZ2026)的研究成果
网络文化是技术与文化的联姻,网络物理介质构成虚拟空间的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和快捷性等技术性方面的特点作用于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使网络文化凸显较其他文化样式截然不同的群体极化特质、后喻文化特质、人际补偿特质、超容集成特质...
关键词:网络文化 深层特质 
网络境遇中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悖论性样态研究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年第3期1-4,79,共5页王琰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网络化境遇中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及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350);黑龙江社科艺术学规划项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悖论性发展境遇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B052)的研究成果
网络文化以空前的渗透力和多样的渗透方式,对权威和秩序形成巨大冲击,教育主体的支配性与控制力受到的冲击和弱化,网络物理介质以及由此构成的虚拟空间以其深层特质作用于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和本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构建过程。...
关键词:网络境遇 大学生 悖论性样态 
大学发展理念中的几种关系辨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年第5期6-7,共2页王琰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和教育思想观念,它决定大学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大学的发展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种要素交织杂糅互相作用的结果。大学发展建设过程中要使各要素综合协调、统筹发展、形成最...
关键词:大学 发展理念 关系 
网络境遇中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悖论性样态研究被引量:4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2期121-124,共4页王琰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网络化境遇中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及优化路径研究"(编号:JG2012010350);黑龙江社科艺术学规划项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悖论性发展境遇及对策研究"(编号:12B052)的研究成果
网络文化具有空前巨大的渗透力和多种形式的渗透方式,有力冲击了传统权威和传统秩序,弱化了教育主体的支配性与控制力,网络文化以其作用于人本质的深层特质,同样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建构,使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和思想意识凸显出与现实...
关键词:网络境遇 大学生 悖论样态 
高校网络素质教育引导模式研究和对策分析被引量:3
《继续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92-94,共3页王琰 于万辉 盛志伟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网络化境遇中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及优化路径研究"(编号:JG2012010350);黑龙江社科艺术学规划项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悖论性发展境遇及对策研究"(编号:12B052)的研究成果
网络文化以空前的渗透力和多样的渗透方式作用于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和本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自我人格的构建过程。高校网络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性,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同发展;激发主体能动性,强化自我彰显和自我管理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校网络教育 引导模式研究 对策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