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作品数:1213被引量:3475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丽华蒋重清金洪源任桂琴王琳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幼儿自尊驾驶员儿童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悯写作对不同自我建构类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5年第5期454-459,共6页栗庆阳 任桂琴 王锐 杨雅 刘彦婷 
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表达性写作对师范生抑郁情绪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JYTMS20231704)。
目的:探讨自悯写作对不同自我建构类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招募大学生182人,采用自我建构量表确定被试的自我建构类型(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然后将被试随机分配到自悯写作组(n=91)和非自悯日常写作组(n=91),分别...
关键词:自悯写作 自我建构类型 亲社会行为 
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蕴、现实隐忧与实践路径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5年第2期51-57,共7页朱星辰 徐亦宁 
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建设学科项目“人口变动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研究”(L22ZD062)研究成果。
数字化转型为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契机。数字技术可促进乡村与城市教育资源的融合,提升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强乡村家长的教育参与度,加深乡村传统与现代教育的交融,进而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教育数字化赋能...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 乡村教育振兴 教育资源 乡村教师 家校互动 乡村传统 
自我关怀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感恩和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7-56,共10页刘文 周长远 郭鑫 李明鑫 杨斐帆 程嘉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与反社会预防研究”(19ZDA356)。
采用自我关怀量表、感恩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以1343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自我关怀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作用以及感恩、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在自我关怀、感...
关键词:自我关怀 感恩 领悟社会支持 社会适应 留守经历大学生 
以心育德: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提升班级德育工作实效例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5年第9期73-75,共3页雷喻童 
班级德育工作当前存在“说教”的问题,影响着班级管理成效与师生关系。为破解此困境,可引入心理辅导技术。自我开放技术有助于拉近师生距离,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激发改变动力;行为塑造技术以多样的强化方式,助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心理辅导技术 班级德育 自我开放 行为塑造 问题外化 
自尊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5年第3期129-146,共18页张丽华 王乐欣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2ASH002)。
研究者对自尊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各执一词。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自尊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纳入原始文献85篇,含86个独立样本,被试65048名。分析随机效应模型发现,自尊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但较弱的负...
关键词:自尊 网络攻击行为 元分析 
叛逆少年:用运动赋能成长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5年第3期4-11,共8页刘文 齐欢 辛美娥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已不再罕见,这不仅会对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他人权益,甚至社会秩序造成威胁。运动作为一种合理且有效的压力释放和情绪宣泄手段,在预防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和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反社会行为 压力释放 情绪宣泄 社会秩序 全面成长 身心发展 青少年 负面影响 
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限制,成长为称职的家长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5年第8期76-78,共3页徐方志 
原生家庭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探讨了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深远影响,并提出了多种策略,帮助家长识别并处理这些影响,促进自我反思、情感疗愈、行为改变。强调了建立健康沟通模式、设定界线、...
关键词:原生家庭 情绪管理 心理成长 沟通模式 
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中国德育》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朱星辰 赵浩含 杨淑萍 
2025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青年项目“辽宁省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测评与培养机制研究”(20251s1qnkt-033)的研究成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基础,深入探析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结构,即认知建构通过理性认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建构 青少年教育 
“习惯性批评”父母的自我救赎与亲子共进
《教育家》2025年第7期1-1,共1页孙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HA220134。
“孩子做作业拖拉,一点都不自觉”“每次都不主动喊人,让人感觉很没礼貌”“从来不知道整理自己的房间,邋里邋遢”……日常生活中,家长总是免不了会抱怨一下孩子。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已经把这些抱怨变成了常态,在他们眼里,一想起孩子...
关键词:自我救赎 自我怀疑 习惯性 作业拖拉 日常生活 抱怨 
抑郁倾向对自我关注重评和情境关注重评影响的脑网络研究
《心理学报》2025年第2期232-246,共15页孙岩 王艺锦 侯沛雨 冯雪 兰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HA220134)资助。
抑郁倾向是介于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之间的轻度抑郁状态,这种状态被连续诱发则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认知重评是使用广泛且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可分为自我关注重评和情境关注重评,抑郁倾向个体在这两种策略下的调节效果及脑网络特征如何...
关键词:抑郁倾向 认知重评 自我关注重评 情境关注重评 复杂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