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作品数:458被引量:41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莫珊珊刘丽琼滕云罗洁清张秀珍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专业高职高专大学生教学小说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为例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蒋梅梅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民族地区新乡贤文化的功能价值与传播路径研究”(2023KY0976)。
乡村振兴是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新乡贤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其独特的作用和潜力不容忽视。近年来,学界兴起了关于新乡贤研究的浪潮,新乡贤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新乡贤+”衍生出了“新乡贤+产业...
关键词:“新乡贤+” 乡村振兴 广西 文化传承 乡村治理 
桂林早期革命英烈崇高精神品质的内涵、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
《新丝路》2025年第2期0104-0106,共3页朱琼芳 张俊杰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共桂林早期党史英烈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项目编号:2022KY0939)。
文章首先论述了桂林早期革命英烈崇高精神品质的内涵,即“探求真理、坚定信仰”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向死而生”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革命到底”的奋斗精神“、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进而分析了桂林早期革命英烈崇高...
关键词:桂林 革命英烈 精神品质 红色文化 
冰心散文《寄小读者》的语言艺术特点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6期71-76,共6页张卫霞 
《寄小读者》是冰心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该作不仅是一部为儿童而写的散文集,更是一次与读者亲密对话的情感之旅。深入探讨《寄小读者》的语言艺术,不仅可以窥探冰心文学的独特魅力,也可以领略她对人性、情感的深刻体察与表达。本文从音律...
关键词:冰心 《寄小读者》 音律和谐 浅俗平易 优美意境 
《变脸》对中国电影“影戏”美学观念的表达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莫珊珊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自筹项目“新中国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史研究”(22FMZ042);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中国长幼代际关系伦理电影研究(1980—2020)”(KYA202001)。
电影《变脸》是吴天明导演执导的一部剧情片。影片有机融入了戏曲艺术元素,站在历史的角度对传统观念和文化心理进行了反思,朴素真挚情感的表达使影片很“温暖”,通过极具川渝特征的影像叙事使作品带有浓厚的东方气质,是中国传统“影戏...
关键词:《变脸》 “影戏”美学 “影戏”化叙事 创作方法 
新时期以来中国代际关系电影的叙事策略
《新疆艺术(汉文)》2024年第3期62-69,共8页莫珊珊 
2022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中国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史研究”(项目编号22FMZ042);2020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中国长幼代际关系伦理电影研究(1980-2020)”(项目编号KYA202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代际电影通过普通人的故事来展现人情百态,有着明显的伦理化特征,中国代际电影所表现的更迭、冲突、融合、成长、文化反思等主题,以及涉及的家庭、教育、老龄化、亲情等问题,是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反映。中国代际电...
关键词:新时期 代际关系 类型电影 叙事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被引量: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唐小茜 周公平 王钟坤 张俊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将其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和社会,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三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地方高校微影视制作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蒋梅梅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德技并修视域下高职微影视制作类课程‘岗课赛证’融通研究与实践”(JGB202202)。
随着短视频、直播、微电影、Vlog等微影视蓬勃发展,传统的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较难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需要。文章基于“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地方高校微影视制作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设计和尝...
关键词:“岗课赛证” 地方高校 微影视制作 教学改革 
中文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专业为例
《辽宁青年》2023年第23期0145-0147,共3页朱明秋 梁福根 彭强民 刘丽琼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语言文化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9〕63 号)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中文专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立体化路径:通过角色前置、全程实训、“三教”齐抓、顶岗延时、以赛代培等方式,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文专业 职业素养 培养 立体化路径 
高职中文专业“桂韵”地方文化育人的内容开发与探索被引量:1
《林区教学》2023年第12期53-56,共4页莫珊珊 
2020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三维目标下汉语专业文传方向‘桂韵’育人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20A045);2021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世纪以来广西少数民族作家小说创作特质研究”(2021KY0934);2021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媒体时代广西乡村形象的书写与传播研究”(2021KY0827)。
地方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范围之内所产生的文化,具有持久的文化魅力。地方高校可以从丰富优秀的地方文化中获得资源素材,对其进行内容开发,将其融入高职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文化创新。...
关键词:地方文化育人 高职中文专业 人文素养 
人文地理意象视域下李白诗作的道路形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梁福根 
李白诗里写到陆路、山路、水路、天路,有的写实,有的象征。作为人文地理意象的道路形象,总体上是李白人生道路和心路历程的写照,尽显李白充沛的激情、旺盛的精力、坎坷的人生、抉择的矛盾,表现了李白积极乐观、不懈努力、决不放弃、终...
关键词:李白 人文地理意象 道路 写实 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