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俗

作品数:843被引量:55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姚伟钧刘朴兵徐少纯朱立挺方铁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烹调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的“掌厨”故事
《烹调知识》2020年第1期44-47,共4页龚玉和 
江南人对于吃很有讲究,菜色秀雅,味道鲜美,量不在多,而在于精,烹饪诀窍颇多,懂得人们的饮食习俗。我们有幸于2019年12月,访问了这家饭馆工作长达数十年之久的老厨师(胡德清先生),请他谈谈他多年来的餐饮经历。聊起了他的饭店掌厨生涯。...
关键词:饮食习俗 绍兴人 烹饪 餐饮 
冬至饮食习俗说饺子
《烹调知识》2019年第12期12-13,共2页王和亿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又是一个冬至。冬至节气的光临,预示着真正冬天的到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古人对冬至的理解概括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因此,在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民俗 饮食习俗 天时人事日相催 台湾人 冬至节 岁首 
忌口种种(一)
《烹调知识》2019年第5期49-49,共1页樊哲理 
'病从口入',这句卫生格言,十分简单明白,但格言却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品尝美食与同疾病作斗争中,用生命换来的一条至理名言。为此,智慧的美食客,便提出了种种忌口,以防病从口入。一、'病从口入'而导致的悲剧,在人...
关键词:饮食文化 饮食习俗 病从口入 
腊八节的六种渊源与由来(一)
《烹调知识》2019年第1期6-8,共3页许圣义 许昌浩 
在豫西南一带,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餐,唏哩哗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爷,灶爷高兴好话说上天!饮食习俗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饮食习俗传说同样有地区性强的特征,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
关键词:渊源 饮食习俗 豫西南 腊八粥 地域性 地区性 小孩 
品味侗族人食酸辣饮食习俗
《烹调知识》2018年第6期58-59,共2页袁秀芬 
侗族是中国的水稻民族,侗族村寨大都依水而建,水是侗族人的灵魂。她主要分布于黔、桂、湘三省毗邻地区的南方少数民族,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总人口约296.6万。侗族,古称"骆越"、"僚"、"侗蛮"。侗族同胞,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营林...
关键词:侗族 饮食习俗 品味 少数民族 毗邻地区 总人口 水稻 贵州省 
为什么会有酒满茶半之说
《烹调知识》2017年第11期29-29,共1页诸葛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中,有很多的禁忌,如“饭要少吃,酒要少饮”“莫吃卯时酒,昏昏醉到酉”“不贪意外财”等,这都是提醒人们饮酒时的注意事项.“酒要满,茶要浅”则是有关斟酒倒茶的礼仪要求,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要满,茶要浅的习俗...
关键词:饮酒  饮食习俗 礼仪 斟酒 
饮食习俗中所反映的道德观念和意愿被引量:1
《烹调知识》2017年第3期54-55,共2页许圣义 许昌浩 
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原饮食习俗也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农村,家庭的日常做饭任务一般都由妇女承担。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妇女同男子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辛苦的田间劳作之后...
关键词:饮食习俗 道德观念 男耕女织 家务劳动 田间劳作 劳动义务 阖家团圆 长寿面 八月十五 吃饺子 
《烹调知识》2016年1~12期目次总索引
《烹调知识》2016年第12期76-80,共5页
关键词:烹调知识 饮食文化 缪士毅 饮食习俗 总索引 
蒙古族同胞的饮食习俗拾零(二)
《烹调知识》2016年第12期54-55,共2页邢湘臣 
三、烤全羊'烤全羊',蒙古语称'昭木'。据有关史料记载:'它是成吉思汗最喜欢吃的一道宫廷名菜,也是元代御宴——诈马宴('诈马',即蒙古语'珠马'或'昭木'的异译)不可缺的美食。在清代颇受宫廷青睐,常用来招待蒙古主公。清代乾隆皇帝写诗赞...
关键词:烤羊腿 饮食习俗 烤全羊 柳蒸羊 烤整羊 蒙古族 
一日三餐习俗的由来
《烹调知识》2016年第11期28-30,共3页许圣义 许昌浩 
在我国的日常饮食习俗中,大部分地区均流行早、中、晚三餐制。这种规律的饮食习惯,古称"三食",俗称一日三餐制。 "神授说"和"误传说" 那么,三餐制于何时出现,何时形成,又如何稳定地保留在民间呢?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民间传说,...
关键词:饮食习俗 民间传说 饮食习惯 仙人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