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民族

作品数:107被引量:26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高宪礼范振辉司显柱李茜吴苏苏更多>>
相关机构:怀化学院昌吉学院广州大学延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言符号和修辞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3期222-222,共1页王文斌 崔靓 
符号修辞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借用符号表达思想的基本方式。语言是人类使用符号的主要形式,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但是,语言符号因使用者的民族不同而具有多样性。修辞是人类语言符号组合的方式,负载着特定民族的特定思维方式。如...
关键词:语言符号 民族性 修辞学 多样性 思维方式 英汉民族 表达思想 文字符号 
英汉服饰文化共性的语言表征及认知机制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56-60,共5页邬德平 吴庸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外语联合项目"英汉‘潜显’服饰语汇中的服饰文化的国俗语义共性研究(14WLH02)";衡阳市社科联项目"英汉服饰文化共性及其语言证据(014D051)"的阶段研究究成果
英汉服饰类习语很多,它们或对等或近似或相关,然而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国俗信仰趋向一致。基于前人研究,文章对服饰领域的跨文化共性系统梳理后将其分为四类,并详细列举各类在两种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分析语言间的对等性和差异性。最后以...
关键词:服饰 英汉民族 文化共性 语言证据 
英汉服饰范畴中配饰的国俗文化共性
《怀化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94-96,共3页邬德平 邓胤龙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外语联合项目"英汉‘潜显’服饰语汇中的服饰文化的国俗语义共性研究"(14WLH02);衡阳市社科联项目"英汉服饰文化共性及其语言证据(2014D051)
通过挖掘、剖析英汉服饰范畴中腰带、饰带、冠饰、配挂件等边缘成员背后的传统习俗与价值理念,发现两民族在上述佩饰领域存在明显国俗共性:如"腰带"与"爱情"的关联,"鸟羽"隐喻"勇武","桂冠"代指"最高成就与荣誉",汉语"罗缨"和英语"交手...
关键词:佩饰 英汉民族 国俗共性 文化 
英汉民族的人格符号——从“gentleman”和“君子”谈起
《外语学刊》2017年第2期50-54,共5页王松鹤 韩晓惠 
洪堡特认为,一种语言的结构和特性能反映出该语言使用者的内在本质和对世界的认知状况;并且,不同的语言在一定程度和方式上导致语言使用者不同的思维和行为,语言的意义能表征出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模式。换言之,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概念思维...
关键词:洪堡特 君子 GENTLEMAN 人格 
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5年第5期92-93,共2页梁璐茜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与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只有了解...
关键词:英汉文化 审美意识 英汉民族 理性概念 SPEAK 亲属称谓 请客吃饭 中国学生 PLEASE th 
从语言、文字看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
《考试周刊》2014年第77期25-27,共3页张蓓丽 
英汉思维方式各具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各自的语言文字中。文章从汉字的形象性与英词的功能性,词形变化与思维的动静关系和汉语句子的意合与英语句子的形合等方面着手.阐述了语言、文字所体现的英汉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从语言学角度...
关键词:英汉民族 语言文字 思维方式 
浅谈英汉民族文化差异
《校园英语》2014年第9期9-9,共1页吕芳洳 
习语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与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各国文化的精髓,反映各国的风俗习惯。习语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其文化特征。中英两种文化孕育了各具民族特色的习语。试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
关键词:英汉习语 民族文化 特征 差异 
英汉语言逻辑思维差异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6期84-84,146,共2页赵路 
思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它通过语言来表达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等方面有所不同,对相同思维对象所采取的思维方式便存在差异,最终就体现在语言表达的差异性。本文浅析了中英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
关键词:思维 语言 英汉民族 差异 
英汉民族思维认知差异对语篇连贯的影响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92-97,共6页杨春春 
语篇连贯不仅体现为语篇表层结构形式的衔接,也受到语用、心理和认知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人们将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总结成经验和习惯,在语言的帮助下形成思想体系,进而形成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英汉民族 社会文化 思维认知差异 语篇连贯 
英汉诗歌爱情隐喻的文化普遍性和差异性研究
《成功》2013年第18期241-243,共3页曾华 
一、引言隐喻存在于各种语言中,被世界人民广泛应用于文化生活中。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概念隐喻的理论。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概念隐喻理论帮助...
关键词:英汉民族 绮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