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鹤

作品数:19被引量:7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隐喻语言隐喻研究语义变化隐喻性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学刊》《哈尔滨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指称理论的语境化过程被引量:4
《外语学刊》2018年第3期15-19,共5页崔凤娟 王松鹤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庭审视点定位与话语构建研究”(L16BYY013)的阶段性成果
指称问题研究一直没有离开过语境。确定指称的因素体现出由言内语境向言外语境变化的特征。规范语言学派多将指称研究限于语句成分与形式分析上,将指称语境定位于言内语境,在语言与实在对应图景观念支配下建立符号和对象间的确定关系。...
关键词:指称理论 言内语境 言外语境 语境化 
英汉民族的人格符号——从“gentleman”和“君子”谈起
《外语学刊》2017年第2期50-54,共5页王松鹤 韩晓惠 
洪堡特认为,一种语言的结构和特性能反映出该语言使用者的内在本质和对世界的认知状况;并且,不同的语言在一定程度和方式上导致语言使用者不同的思维和行为,语言的意义能表征出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模式。换言之,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概念思维...
关键词:洪堡特 君子 GENTLEMAN 人格 
隐喻性语言中的生态观及隐喻性思维语用能力的培养(1)被引量:3
《外语学刊》2012年第5期93-97,共5页王松鹤 周华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习得的实证研究”(JG2012010197)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迫在眉睫的环境和生态危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的言与行,从而改变我们对环境和生态的固有的认识,建立新的、科学的环境观和生态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隐喻性语言中所折射出的...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母亲 生态 环境 
隐喻认知解读中的Figurative Thinking——一堂语篇阅读教学课程的个案分析被引量:6
《外语学刊》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于广 王松鹤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语篇隐喻认知模式与二语习得能力研究"(08JA740018);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二语‘深度’习得隐喻意识及认知研究"(11522058);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隐喻语言习得;认知及产出能力研究"(SYZ2009-09)和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的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团体项目(ST2009-04)的阶段性成果
隐喻认知解读是语言学习者必备的一种语言解析能力。然而,在语篇阅读教学中,隐喻常常使学生陷入认知困境。本文力图通过在语篇教学中运用Littlemore和Low的研究成果——Figurative thinking询问程式,引导学生寻找事物间的概念相似性和...
关键词:语篇教学 隐喻 FIGURATIVE thinking询问程式 认知突破 
语篇的形和神——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被引量:15
《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125-128,共4页王松鹤 于广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语篇隐喻认知模式与二语习得能力研究"(08JA74001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研究隐喻的语篇功能,论证其在行文中的统形作用和化神之效,即它像一条无形的线,把语篇编织成一个有活力的有机整体,同时,它也为作者提供无限的创意空间,为读者留下想象的自由,从而彰显主题,使语篇的神外显于形。此外,本文还论...
关键词:隐喻 认知 语篇 
认知框架中的意义与含义反思被引量:7
《外语学刊》2006年第4期64-67,共4页王松鹤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解码与推断-自然语言词汇语义的系统性诠释"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542005
综观学界,含义和体验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意义与含义,身体、经验、表征,甚至所有这5者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研究。其实,从意义到含义,正是人认知能力发展过程的重要体现;而表征则是人符号化及其结果。至于身体,...
关键词:意义 含义 身体 经验 表征 
关于隐喻阐释的多维思考被引量:6
《外语教学》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王松鹤 于林龙 
本文对几个从认知角度阐释隐喻的主要论理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涉及到隐喻解释的几个相关的认知因素,即语境认知、交互动态认知、社会认知和文化认知等。同时参照上述的几个有关理论,提出了关于隐喻阐释的综合认知观。
关键词:隐喻阐释 认知理论 语境认知 综合认知 
自然语言语义变化中隐喻研究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被引量:2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56-58,共3页王松鹤 于林龙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人是极其渺小的,因其渺小,他要放大自己,他有信仰,追求知识,要完善语言。因为他是有限的,他才会追求无限的理想;因为他是无知的,他才会追求知识,努力探寻自然的秘密。所以,隐喻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对客观...
关键词:隐喻 修辞 定位 认知 
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莱考夫和约翰逊被引量:8
《外语学刊》2006年第3期109-111,共3页王松鹤 
海德格尔指出:人类始终嵌在语言本质之中,正是语言才使人真正可能站入存在物。(海德格尔1997:203;1992:214)语言是人类的家园,而隐喻作为语言构成的基本形式,它又是语言的家园。通过对隐喻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的认知结构,以及人在语...
关键词:莱考夫 隐喻研究 概念体系 认知 
语言赖以生存的隐喻——语义变化中隐喻的作用被引量:8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129-131,共3页王松鹤 
人类与语言的关系、语言与意义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话题。Muscari指出隐喻可以扩大人们对尚无名称的或尚不知晓的事物进行组合的能力,它能超越思维过程中的单纯的范畴化的局限,也能超越以规则为基础的语言的范围。隐喻在自然语...
关键词:语义 映射 隐喻 意象图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