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字

作品数:431被引量:73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军张豫峰赵整花张先亮郑娟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教学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汉语量度有字句的句法分析被引量:7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4期46-55,共10页熊仲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研究"(14AYY002)的资助
量度有字句是指"张三有一米高"或"张三有李四那么高"这样的句子,其中包含形容词、客体论元、量度范畴、度量论元与达到范畴等重要构件。达到范畴常实现为"有",量度范畴常实现为"这么/那么"。达到范畴与量度范畴使得量度有字句只是表示...
关键词:有字句 量度范畴 达到范畴 度量论元 客体论元 
南方方言“有”字句的多功能性分析被引量:27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4期47-55,共9页陈前瑞 王继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YY05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744);教育部社科基金(05JC740036)的资助
汉语部分南方方言动词、形容词前的"有"可以分别确认事件或状态的现实性,本文根据这些用法在不同方言的分布构拟"有"字句的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认为"有"字句确认事件现实性的用法是一种完成体用法,而确认状态的现实性是一种广义的结果...
关键词:“有”字句 完成体 概念空间 语义地图 
表比较的“有”字句浅析被引量:26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50-55,共6页刘苏乔 
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分析表比较的“有”字句。留学生在使用该句型时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 ,只注意到该句型的外部结构形式 ,而忽视了其内部的语义关系和语用限制 ,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该句型进行了具体分析 ,并指...
关键词:"有"字句 句法 语义 对外汉语教学 
更上一层楼——评《汉语集稿》(二)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152-157,共6页邵敬敏 
1997年我在香港城市大学工作期间,突然收到了郑懿德教授的来信,我惊呆了,我麻木了,我不能相信亚川兄这么一位古道热肠、精力充沛、品学兼优的好朋友就这么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1993年,我曾为亚川、懿德伉俪第一部合著的...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研究 方言语法 教学与研究 语义研究 方法论 福州方言 “有”字句 语文研究 
表比较的“没有”句句型探析被引量:15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121-127,共7页杨惠芬 
表比较的“没有”句句型探析杨惠芬“没有”或“没”(为叙述方便,下文只写作“没有”)用于比较,其语用规律目前研究得尚不够,有些问题在语言学界还缺乏共识。本文拟从分析表比较的“没有”句句型入手,对其语义及语用规律进行探讨...
关键词:量度形容词 “没有” 句型 “有”字句 探析 《现代汉语八百词》 指示代词 介词“有” 现代汉语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 
“有”字句的后续成分被引量:17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22-36,共15页张豫峰 范晓 
“有”字句的后续成分张豫峰范晓一引言1.1“有”字句是指动词“有”(包括“没有”)作谓语中心词的句子。“有”字句中最典型的格式是“N1+有+N2”(其中N代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类格式从N1和N2的语义关系上看,主...
关键词:“有”字句 语义关系 后续成分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后置定语 复杂谓语 连动式 句法关系 动核结构 兼语式 
词汇扩散理论在句法变化里的应用——兼谈台湾官话“有”字句的句法变化被引量:6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66-73,共8页郑良伟 
本文所讨论的时态语和时段语的句法显得十分复杂。除了上述的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观念结构和句法上的种种结构要求之外,还应归因于句法演变过程的漫长和缓慢。梅祖麟(198?)曾特地查了古代汉语的书面资料,断定古代官话从“动+宾+了”
关键词:句法结构 词汇 句法特点 动词词尾 助动词 语境 新旧 语意 语言现象 台湾话 
上古无指代词“有”被引量:6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2期144-159,共16页朱声琦 
“有”用作无指代词时,作“有的”、“有人”、“有个人”讲,是肯定性的无指代词。过去人们对“有”的研究不能说是充分的、系统的。大型辞书,如《辞源》、《辞海》,没有无指代词“有”的义项。台湾《中文大辞典》和日本《大汉和辞典》...
关键词:指代词 “有”字 语助词 《马氏文通》 史记 《助字辨略》 汉书 战国策 《论语》 《孟子》 
古代汉语中的“有……者”句被引量:3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2期108-116,135,共10页楚永安 
在古代汉语中,“有”字经常与“者”字相配合,组成“有……者”的格式。乍一看来,这种格式似乎颇为简单,实则不然。无论就其自身的结构来看,就其用法来看,就其与前后词语的关系来看,都有些复杂的情况。本文想着重分析一下“有……者”...
关键词:“有”字 古代汉语 名词性词组 用法 战国策 词语 格式 宾语 句子 结构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