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文说

作品数:183被引量:17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学廷戴大明曾昭聪卢新良苏宝荣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古汉语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被引量:11
《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58-61,共4页曾昭聪 
“右文说”是古人探求词源的一种方式。“右文说”在宋代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传统词源学经《说文》、《释名》、《玉篇》、《说文系传》等的有关研究之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并与宋代学术发展的大势与高度相一致的。
关键词:右文说 词源学 《说文》 《玉篇》 《释名》 一致 偶然 宋代 学术发展 古人 
声训辨被引量:3
《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1期25-29,32,共6页范崇俊 
声训辨范崇俊什么是声训?翻开目前的训诂学著作,能够得出多种不同的答案。不妨这样说,在训诂学众多的概念之中,“声训”堪称在运用中、认识上意见最为岐出的的重要概念之一。但粗略地作一归纳,以下两种最具代表性。其一:以音求义...
关键词:《释名》 声训 声近义通 《汉语大字典》 “右文说” 训诂学 训释词 古音通假 因声求义 《尔雅》 
论宋代理学对我国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影响
《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1期33-37,共5页苏宝荣 
在论及中国文化史时,前人对“宋学”往往采取否定的态度,更很少有人谈到宋代理学对我国语言文字学发展的影响。我们认为,对历史上曾经产生深远影响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不宜采取简单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而应当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加...
关键词:宋代理学 语言文字学 乾嘉学派 “右文说” 乾嘉学术 《致巴特雷上尉的信》 学术思想 《说文》 王安石 《诗经》 
《说文段注》的同源词研究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3期45-47,共3页陆忠发 
《说文段注》的同源词研究陆忠发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博大精深,在给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作注的同时,常常涉及到了对同源词的探求,本文将分两个部分,谈谈笔者对段氏研究同源词的认识。一...
关键词:《说文段注》 同源词研究 《说文》 《段注》 会意兼形声字 “右文说” 《诗经·生民》 “句”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 
评《传统语言学辞典》
《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4期11-13,共3页河声 
感谢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许嘉璐先生主编的《传统语言学辞典》,这部专业性工具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势必给语言学,特别是传统语言学工作者带来极大的方便。总览《传统语言学辞典》全书,其特点大致有四:其一,所收...
关键词:传统语言学 “右文说” “小学” 声训 语法术语 地位及影响 现代语法 工具书 章炳麟 训诂 
简论右文之“义”的三个层面
《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1期45-48,44,共5页马文熙 
形声字的声符许多在右旁,所以从宋代开始,有些学者称声符为“右文”;而主张从声符寻求由该声符得声的一组或若干组形声字的共同意义的学说,传统称之为“右文说”。“右文说”发源于先秦两汉以同声符字相训的声训实践,肇始于晋人杨泉及...
关键词:“右文说” 声符 段注 得声 词义 义素 “义” 谐字 三个层面 本义 
汉语词族(字族)研究的沿革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1期1-9,共9页刘又辛 李茂康 
词族和字族这两个术语虽然近几十年才开始使用,但关于汉语词族(包括字族,下文同)的探索则源远流长,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吸取并发展前人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这一项研究开创一个新局面。
关键词:词族 字族 汉语词 声转 右文说 同源字 转语 《说文》 声符 初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