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释词

作品数:65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曾昭聪凌丽君吴庆峰杨浩亮朱惠仙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扬雄《方言》看秦晋方言在汉代通语中的地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06-110,共5页张世方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口语语音及词汇研究”(项目编号:20YBT02)。
不少研究认为秦晋方言是扬雄时代通语的基础方言,但这种观点仍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扬雄《方言》中训释词的特征和性质是审视秦晋方言在汉代通语中地位的关键所在。以往研究关注的秦晋方言在训释词中的使用频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
关键词:扬雄 《方言》 秦晋方言 汉代通语 训释词 
《说文解字》训释词中的“引”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84-89,共6页李红霞 
《说文解字》中有一批含“引”的训释,包含直训和义界两种方式。“引”作训释词时,使用了本义“开弓”、近引申义“牵引、拉”、远引申义“长”等不同义项,“牵引义”包含具象牵引义和抽象牵引义两个层次。通过对被“引”训释词的考察...
关键词:直训 义界 义素“二分法” 词汇系统 
试析《石药尔雅》的成书背景及其文献价值
《中国道教》2020年第5期31-35,共5页向荣欣 章红梅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医药文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唐代矿物药典《石药尔雅》整理与研究(ZYYWH1907)”阶段性成果之一。
唐代西蜀江源人梅彪自少喜好道艺,性攻丹术,自弱冠至于知命,皆穷究经方,通晓医学,于唐元和丙戌(806)撰成外丹药典——《石药尔雅》。该书模仿《尔雅》训释词义之体例,将经方中药物隐名、异名进行系统清理、考辨、分类编集而成,共计6篇,...
关键词:成书背景 文献价值 《尔雅》 训释词 石药尔雅 探讨和分析 
《说文》训释词“视”的语义结构系统研究
《铜仁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83-89,98,共8页卢凤鹏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范畴理论的《说文》基本层次范畴义符研究”(12GZYB66)。
《说文》训释语是许慎概括字(词)在各种具体文献中的不同用法加以提炼而成,是字(词)存储状态的意义,即词典义。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的、稳定的、全面的意义系统,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说文》训释语“视”...
关键词:《说文》 训释词  语义系统 
《诗经》毛传“某,某;某,某也”形式之义隔相训初探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1期60-62,67,共4页王显勇 
后世对于《诗经》毛传的研究可谓非常细致了,对单音词的研究却不多,对单音词相训中的"某,某;某,某也"这种特定形式的研究则更少。这种单字相训的形式在毛传中是很普遍的,从意义远近的角度来讲,被训释词和训释词可以有义同相训、义近相...
关键词:“某   某也” 被训释词 训释词 引申关系 假借关系 
言内语境影响下的《毛传》直训训释词分析被引量:7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48-154,共7页凌丽君 
《毛传》直训是随文释义的训释材料,因此在语境影响下,《毛传》直训体现为多种训释类型。其中言内语境激活同义单位之间的区别义素,《毛传》从语法属性、语义搭配等角度对同义聚合体进行辨异选择,结果便形成《毛传》直训训释词的多重设...
关键词:毛传 直训 言内语境 同义训释词 义素 
训诂学名词(初稿)被引量:2
《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4期19-24,共6页
关键词:训诂学 训诂方法 被训释词 直训 类义素 初稿 名词 名物字 实词 
《说文解字》中的不等值训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139-141,共3页解植永 
《说文解字》训释的体例一般是先解释字义,再阐释字的构字理据。很多训释,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貌似义合,实际在语义上是不等值的。这种不等值训释包括上下位关系、同位关系和整体与部分关系三类不等值训释。
关键词:《说文解字》 不等值训释 训释词 被训释词 
《说文》构成声训的训释词和被训词关系的考察被引量:2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160-169,共10页朱惠仙 
2003年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说文)声训概论>(项目编号:NX04YY03)。
《说文解字》中含有大量的声训,客观、详细、充分地认识构成声训的训释词和被训词之间 的复杂关系是准确认识《说文》声训的前提。本文从语音、字形、意义等角度对此作了细密的考 察,为正确认识《说文》声训及评价《说文》在我国语言学...
关键词:语音 字形 意义 关系 
《说文》声训被释词和训释词异源关系初探被引量: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杨华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文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 (17例 )、异体 (3 4例 )、文化义 (4 4例 )、疑误 (5 8例 )等...
关键词:《说文解字》 声训 异源关系 被释词 训释词 训诂学 借音 异体关系 文化义 许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