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化

作品数:1201被引量:145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詹世友陈延斌沈壮海张国强赵清文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农本思想的道德教化观——以四大农书为例被引量:1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70-75,共6页侯秀舒 
教化意义分为两个方面,一为政治统治技巧,二为道德伦理价值.四大农书是研究农业道德教化的最直接文本,基于以农为本的思想,其所体现的勤劳谨慎、预患节用、孝敬和顺和仁爱正义的道德教化观,通过圣人、君主、名士名臣多主体共同参与的道...
关键词:农本思想 道德教化 四大农书 
论孟子“尽心”思想的道德教化理路及其启示被引量:4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565-570,共6页叶飞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孟子在儒家"心""性"这两个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实现了从心性分立到心性合一的创造性思想变革,开创了中国心性哲学的思想传统,并构建了以"尽心"思想为核心理念的道德教化模式。孟子这种尽心道德教化模式以心作为道德的本体,肯定了人之本心...
关键词:孟子 尽心 心性 求放心 道德教化 
微信视域下大学道德教化信息的传播和优化——以泰州地区高校为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78-80,共3页高天婧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微"平台下的大学道德教化工作的创新研究--以泰州地区高校为例;课题编号:SZJ16102;项目负责人:高天婧
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兴传播媒介,受到广大大学生的青睐与关注,这给大学道德教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解析微信在高校的信息传播特点,了解微信对大学生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产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对高校利用微信进行道德...
关键词:微信 大学生 道德教化 传播 
我国古代衙门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以内乡县衙为例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15年第6期53-57,共5页朱紫祎 孙春晨 
衙门文化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匾联文化、坊亭文化和庙文化,承载着对官员和老百姓的道德教化功能。探究衙门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衙门文化 古代道德文化 道德教化 
德育立场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中小学德育》2015年第5期38-40,共3页刘小柳 
一、案例及分析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历史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教育,是传递人类价值与伦理诉求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不可替代的道德教化功能。为了解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状况,笔者对南京市某中学初二学生L、湖南省某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教育 初二学生 开卷考试 立德树人 道德教化 初三学生 思想品德 伦理诉求 湖南省益阳市 
中国传统道德教化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235-240,共6页姜晶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道德教化具有深厚的资源可供挖掘。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具备自身的逻辑和历史特征,包含一定的自然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特征。如对自然的重视和膜拜;对自然规律、天地道理的恪守和敬畏;对以父权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原...
关键词:传统道德 道法自然 明人伦 整体性价值 现代启示 
儿童的道德逻辑与道德教化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19-23,共5页郭文良 刘向辉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德教化就要考虑到儿童的...
关键词:儿童道德  公正 道德教化 
儿童道德的“深层语法”与“道德教化”被引量:2
《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33-35,62,共4页郭文良 
儿童道德关乎儿童的成长。在儿童的成长中,儿童道德具有道德的"深层语法",即儿童之间的"爱"与"公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具有自身的道德逻辑,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受限的理性",儿童的道德情感是儿童道德逻辑的首要特征,儿童的道...
关键词:儿童道德 公正 道德教化 
回归道德教化的本源——席勒美育思想的再审视被引量:3
《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15-17,共3页常俊玲 
关键词:美育思想 道德教化 席勒 审视 本源 回归 审美教育 完整人格 现实生活 自我人格 和谐共处 生活状态 抽象人格 教养 
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理性思考被引量:7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李国庆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是由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决定的。教育是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基本手段,在进行道德教化、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过程中,高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把贯彻“以德治国”...
关键词:高校 德育工作 道德教化 精神文明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