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

作品数:1997被引量:2602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启江郭忠叶方兴杨朝霞付子堂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构与解释的分野--论德里达对“善良意志”的批判
《海峡人文学刊》2023年第2期1-12,155,共13页郁安楠 李永新 
自海德格尔以来,诠释活动被广泛地视为此在的生存本体论运动。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德里达与伽达默尔的“德法之争”是关于处于解构思想与解释学交集中的诠释的一次正面交锋。而伽达默尔提出的“善良意志”以及德里达对其的批判,是正确理...
关键词:德法之争 善良意志 在场形而上学 解释学 解构 海德格尔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问题探究被引量:10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6期40-45,共6页王琦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不应为’律及法治本土资源继承研究”(立项编号:19BFX035)。
党和国家强调法学专业课程应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具体来看,法学专业教育应当实现“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培养目标。当前,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佳,亟待改革。法学专业教师应当把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
关键词:法学专业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我国体育诚信的德法内核与建设路径被引量:6
《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56-63,共8页代龙迪 汤卫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体育仲裁制度研究”(20BTY056)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体育诚信对于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诚信道德价值的确立与规范养成,以及我国体育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实效两个基本问题作以深度分析,进而...
关键词:德治 法治 体育诚信 体育诚信建设 
“德法兼治”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4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年第4期79-83,102,共6页陈祺 黄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建设”(14AKS016);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法兼治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2015SJB422)
"德法兼治"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以"立德树人"为主旨,对中国传统"德法兼治"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必要途径,"显隐结合"并有效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是重要手段,将"...
关键词:德法兼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书育人 
关于当前中国道德法制化建设的思考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49-52,共4页丁昀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交叉学科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动力研究"(编号:〔2013〕-JKGHB-0050*);河南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重点项目"有效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动力价值研究"(编号:13B710200);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马克思‘完整人’的意义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旨归"(编号:KYLX_0655)
道德法制化是以强制性力量为后盾的道德约束、监督及激励机制,是以他律的形式促动自律,以法治保障道德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其核心是借助于法治的强制力量推行社会道德规则。对于目前我国道德失范状况而言,道德法制化是亟须长期推进的...
关键词:道德 道德法制化 社会公德 官员职业道德 婚姻家庭美德 
论道德法律化及其限度被引量:1
《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4期16-18,20,共4页付燕 
道德法律化是以法律的形式去保护某些基本的道德主张,它对于弘扬优良的道德风尚,改善社会的道德风貌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过分地强调道德法律化又难免会越过限度而走向泛道德化的极端,既损害了道德又无益于法治建设。因此,本文从道德...
关键词:道德 道德法律化 局限性 
试论良法的生成路径被引量:4
《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3期83-87,共5页刘云林 
社会主义法治应该是良法之治。为了确保所创制的法律为良法,必须确立自觉的良法意识,设定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目标体系,以道德价值引领法之创制活动,正确把握道德规范法律转化的范围和限度,是良法生成的路径所在,也是法治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良法 道德合理性 道德价值 道德法律化 
道德法律化的重新审视及其对我国见义勇为立法的启示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08年第9期107-109,共3页薛传会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下的见义勇为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705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道德法律化理论是见义勇为立法的理论基础。重新审视道德法律化论争,科学把握道德法律化内涵,可以对见义勇为立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见义勇为既需要用道德来调整,也需要用法律来规范;法律规范的重点是对见义勇为行为人的救济措施和保...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 见义勇为 立法 
诚信危机的法律思考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周东升 
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诚信危机现象及其解决效度的有限性,充分说明当前我国诚信问题的严重性。要探寻化解危机的有效办法,必须从多维度探究诚信危机的生发原因。解决诚信危机既需要道德的支持,但更需要法律的保障。因此,...
关键词:诚信危机 道德法律化 守法精神 市场经济 社会舆论 
黄宗羲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148-150,共3页尹益洙 
作为明末清初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黄宗羲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精要,以为国为民的“经世应务”精神为根本出又发点,提出了洋溢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的政治伦理主张,即,“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君民观;臣“为天下,非为君”的...
关键词:黄宗羲 政治伦理思想 明末清初 儒家学说 君民观 君臣观 德法关系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