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法

作品数:180被引量:13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顾土东孙江袁立国邓晓芒张金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襄樊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与法治课堂和德育的融合策略
《文理导航》2025年第5期79-81,共3页倪振贤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下,各学科教育都应将德育作为教育之本,充分发挥出德育作为五育之首的教育价值,让德育成为促进其他教育有序推进的重点课程,使教育回归本真。在此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德育的深度融合,是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德育 
论道德与法权的关系——一种基于康德文本的解读
《伦理学研究》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孙惠中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奖学金资助完成。
多年来学者们一直对康德哲学中道德与法权的关系问题争论不休,甚至赫然形成了独立论和依赖论的对立阵营。对于这一经典问题,应采取温和的依赖论立场来看待,但对它们之间究竟是分离的还是同一的,仍不能一概而论。法权必然在一定意义上基...
关键词:道德 法权 义务 准则 动机 
习近平关于德与法关系重要论述的深刻意蕴与理论贡献
《理论视野》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钟芳 
教育部社科司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民法典〉育人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项目编号:21SZK1005300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行政法视野下的企业合规协议制度构建》(项目编号:AHSKY2021D08)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关于德与法关系的重要论述主要围绕法律与道德、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法治与德治、道德与法治、法律与德治的关系展开,阐明和澄清了德法协同论、德法兼修论、法德共治论、以德融法论、以法促德论。习近平关于德与法关系重要论述...
关键词:德治 法治 德法关系 理论贡献 
西方自然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本土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01-108,共8页狄亚娜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生态法治理论研究”(2019WT30)。
西方自然法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理”“天命”观存在义理上的共性,这一点为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大减轻了外来文化落地后的“排异反应”。作为一种权利学说和革命的理论武器,自然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具有现...
关键词:自然法思想 本土化 德与法 天命观 中国法哲学 
道德与法则
《特别文摘》2023年第12期59-60,共2页高小琪 
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找了185名学龄前儿童,让他们独自待在一个桌上放着一颗棉花糖的小房间里,并告诉他们,如果可以十五分钟内不吃糖,就可以得到两颗,如果忍不住,也可以...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 棉花糖 心理学教授 学龄前儿童 道德与法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 治教学的多元化策略
《环球慈善》2023年第10期259-261,共3页李浩志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在很大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教学 
“三苏”传统司法理念对多元解纷机制的启示
《民主与法制》2023年第28期31-33,共3页李天琪 
中国自先秦便奠定了德、刑关系的历史基础,道德与法律成为治理天下的两大途径或者手段。地方官吏在进行地方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适用朝廷发布的法律和政令;另一方面,作为饱读四书五经的儒家士大夫,德治精神同样被奉为治国圭桌。尤其是...
关键词:地方官吏 司法理念 德与法 有效运用 道德与法律 多元解纷机制 德治精神 治理过程 
学生、学校、社会三者主体中的“德”与“法”——对高校师德行为的界定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76-80,共5页贾伟程 
师德建设不仅在于“德”的塑身,还在于“法”的约束。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进行分析,结合大众对事件的批评和网络舆论,可以清晰地照见当下某些不合理性。从与高校教师职业的关系来看,学生、高校以及社会是与之相关联的重要对象,在违反师德...
关键词:高校教师 师德 法律与道德 
厚植“德与法”推动主题教育
《中国石油石化》2023年第11期54-55,共2页刁金慧 
大庆炼化通过规范化落地、主题化贯通、精神化厚植,推进主题教育落地生根。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与法联系紧密,德中有法,法外有德。德与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有机体。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
关键词:主题教育 个人品德 普法教育 家庭美德 文化熏陶 主题化 规范化 职业道德 
德与法双重视野下民法典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三重维度——以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为例
《青少年法治教育》2023年第4期16-19,共4页刘星余 
从古至今,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各有其地位和功能。民法典作为调整民事关系的基础性法律,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法目的之一,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外化于法律规范,为人...
关键词:民法典 法治教育 《法律与生活》 道德与法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