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方式

作品数:25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蕴智王忠慧于芝涵李兴奎由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聊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春大学学报》《语文教学之友》《科技与出版》《民族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善解人意的会意字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2019年第6期70-71,共2页
文字是不断从简单到复杂演变的。前面说到的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无法再拆分了。而到了会意字,就更加复杂一点了,它是由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达意思的造字方式。既然是组合,那么它就是合体字,能够被拆分开来,这是会意字的第一个特点。
关键词:会意字 象形字 指事字 独体字 造字方式 表达意思 合体字 拆分 
贵州古彝文的造字方式考探
《中国文字研究》2019年第1期188-200,共13页金瑞 
贵州古彝文的造字方式有象形法、会意法、指事法、准形声、义借法、方位别字法、字形微殊法等,其中大部分是从形构字,少部分是从声构字。贵州古彝文与汉古文字有许多相通的造字方式,也有很多反映自身文字特点的独特的造字方式。从文字...
关键词:贵州古彝文 造字方式 意音文字 
重造的神话——浅谈小说《字造》对仓颉造字过程的还原
《艺术科技》2018年第8期143-143,共1页杨雅雯 
作者在《字造》这篇小说当中,以史诗的笔触,力图还原仓颉造字的整个过程,并以演绎的手段描述了仓颉与妙,仓颉与伏羲,仓颉与沮诵之间的关系,从而丰满仓颉这位人们心目中远古大神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仓颉造字 造字方式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探析中国古代造字思维
《长安学刊》2017年第2期19-20,29,共3页邓彦华 
认知语义学是认知主义语言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以经验主义为基础,认为意义的获得不仅来自 于抽象符号与客观世界的联系,而且与人类自身的经验有关,这种观念与中国古代先民造字时的思维方式 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主要从认知语义学角度谈谈...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 造字方式 思维形式 
汉字造字方式与意象思维被引量:3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3-116,122,共5页于芝涵 
汉字的造字方式深受思维方式的影响,体现了强烈的"意象"思维。"意象"思维在汉字造字方式中有三种表现形态:"象形"的方式、"会意"的方式和"类意"的方式,分别对应汉字构造中的象形字(连同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同时从接受的角度为意...
关键词:汉字 造字方式 意象思维 象形 会意 类意 
张晓东设计作品选
《科技与出版》2017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张晓东 
《心城》字体慨念空间设计 梳理汉字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汉字自甲骨文起其造字方式就与建筑、空间结构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生活、工作在一个汉字的空间中,汉字的美好意境每日浸润着人们的心灵,汉字的独特信息将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
关键词:空间设计 作品选 造字方式 空间结构 汉字 甲骨文 
从古壮字非纯借源字异体字看古壮字的演变被引量:2
《华西语文学刊》2016年第2期199-206,404,共9页袁香琴 
字形是文字学研究的核心,异体字最大的不同是字形上的差异。本文我们试图通过分析古壮字非纯借源字异体字在造字理据和结构方式上的差异来窥探古壮字的演变和发展。
关键词:古壮字非纯借源字 异体字 形体 造字方式 演变 
没有文化张口就错
《新湘评论》2015年第4期27-27,共1页崔文佳 
"白發三千丈""舊人看新歴"……这些带有错别字的诗句出现在某地的文化墙上。据统计,该墙所刻的近百首唐诗中,繁体字错用达33处。汉字源远流长,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每一种造字方式都饱含深意,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标识之一...
关键词:有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造字方式 错别字 繁体字 古诗 
古汉字中“象形”“指事”“意会”造字方式对平面设计影响的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年第3期25-26,共2页吕诚 
我们从古汉字的设计思维得到的对平面设计的启示,最重要的是其背后对“象”与“意”的平衡把握中所体现的对设计行为宏观理解:设计不仅仅是物的设计.更是用最优的路径解决问题的统筹安排。
关键词:象形 指事 意会 设计思雏 平面设计 
《集邮博览》2014年第1期1-1,共1页张丁 
"信"的起源历史悠久,甲骨文中就有了。从造字方式看,左边是人,右边是言,意思是人说话要负责,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即诚实、守信。这是造字者的本义,也是信字最早的解释,之后又引申出信奉、相信、随意、凭证、信使、书信、信息等含义...
关键词:造字方式 主营业务 甲骨文 书信 邮政 邮递员 起源 投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