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

作品数:62被引量:24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育林朱文锋孟小燕李曌华黄碧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达切”原则下中医典籍病名英译分析
《海外英语》2024年第13期24-26,共3页贺娜娜 李苹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医病证名术语数据库的构建、评测及应用研究(NO.2324004104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体系研究(18ZDA3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医文化术语英译与传播研究(课题编号:23YJCZH105)。
基于“信达切”原则,通过对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病名的翻译进行案例评析,论述了中医典籍翻译遵循“信达切”原则的重要性,得出“信达切”原则对中医典籍翻译的启示:中医典籍具有医学科学性,翻译要坚持忠实性,既要保全原文含义,又要...
关键词:信达切 中医典籍 黄帝内经 病证名 翻译 
基于证素辨证证名动态组合规律探析中医证名英译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8期1588-1591,共4页任朝莹 文娟 李思汉 李明珠 柴瑞婷 李灿东 石国旗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人文社科学科专项扶持项目(2021SKZX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1705286);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师资博士后科研经费(A1-2601-21-414-001Z44)。
当前,中医证名的英译大多停留在一定数量的静态研究层面,而证名是随着证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证名的动态组合现象往往被忽略。证素辨证是近年来中医诊断研究的热点,其对证名的动态形成具有一定的纲领作用。本文基于证素辨证方法,根据其...
关键词:中医证名 动态变化 证素辨证 动态组合 翻译规律 证名英译 
“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肝衰竭
《肝博士》2023年第2期45-46,共2页孙克伟 
我们经过40多年的研究,建立了“阳黄-阴阳黄-阴黄”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现结合我们的研究对其进行简要介绍。1.发现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化趋势,提出“阴阳黄”病证名,建立“阳黄-...
关键词:阳黄 阴黄 慢加急性肝衰竭 虚寒 瘀热 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 病证名 
图式理论视域下《金匮要略》病证名英译研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年第2期415-418,共4页温海煜 曹惜惜 陈铸芬 王乐鹏 李晓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XJY21039);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度“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培育计划。
中医病证名是中医对疾病认知的概念概括,反映了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与西医疾病名称相似,均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疾病认知的反映。文中以《金匮要略》中的代表性中医病证名为例,探讨了图式理论视域下中医病证名的分类(图式重合...
关键词:图式理论 病证术语 翻译过程 翻译策略 《金匮要略》 
睡着出汗,醒来不出汗,或是疾病信号
《江苏卫生保健》2022年第11期28-28,共1页柏秀红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夜里睡着时出汗,当醒来以后就不出汗了。这种情况是典型的“盗汗”症状。盗汗是一种病征,分轻中重三型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指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
关键词:病证名 盗汗 汗出异常 出汗 轻中重 病征 临床表现 
证名构成解析被引量:2
《中医学报》2022年第11期2322-2325,共4页李奕 蔡永敏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LHGJ20190907);2021年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联合共建项目(LHGJ20210649);2020年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项目(GZY-KJS-2020-023);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2FY130100)。
中医辨证之证名,是对辨证结果的语言表述。证名是由构证成分按序组合,以相应的表证用语表达而生成,按“病邪+病势+病位”的构证模式,依据病情代入不同的表证用语,构成模式相同而内容各异的证名。由于疾病多是由病邪作用于病位而形成,故...
关键词: 证名 辨证 规范化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中医典籍英译研究——以《金匮要略》两个译本为例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年第2期41-44,共4页杨瑜 姚欣 
中医典籍英译本海外接受研究(No.2018SJZDI165)。
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总结《金匮要略》的魏迺杰合译本及李照国译本中病证名的翻译方法,探讨《金匮要略》的两个译本中病证名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情况,旨在为中医病证名的英译提供借鉴,进而促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功能对等 《金匮要略》 病证名 英译 
“阴虚证”证名及内涵源流考被引量:1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年第12期1751-1754,1768,共5页姜芬 杜松 战丽彬 张华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4400)-阴虚证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
阴虚证是中医诊断学证候中的重要名词术语。“阴虚”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阴虚证”一词最早见于《普济本事方》。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医籍文献的梳理,厘清“阴虚证”在不同年代的发展。秦汉时期“阴虚”开始萌芽,奠定了“阴虚”...
关键词:阴虚证 源流考证 
家庭常用小偏方——盗汗、自汗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20年第12期66-67,共2页
盗汗、自汗概述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像盗贼一样偷偷地泄出来。
关键词:古代医家 病证名 盗汗 自汗 汗出异常 闭眼 盗贼 
基于“三基辨证”的证名规范化被引量:3
《中医杂志》2020年第23期2039-2043,共5页赵宗耀 陈家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30104);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业务费项目(2019-JYB-XSCXCY-43)。
基于“三基辨证”理论体系,初步阐明“证”的内涵与性质,确定了“证”的局限与应用范围,并提出证名标准化的一般方法。指出“证”具有三基完整性、三基独立性、三基外显性三大性质,而“证”的局限在于“证”无分级、“证”无依托。“证...
关键词:辨证方法 证基空间 证基物质 证基运动 证规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