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趣

作品数:1531被引量:318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汉民於梅舫何成刚张凯刘占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阳明的合一性思维及其旨趣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23年第10期65-74,F0003,共11页朱承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编号21JZD018)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智库建设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合一性是王阳明哲学思维最为突出的特质之一。无论是在对于世界本质的总体把握上,还是在对认知与行动、不同修养工夫、人与天地万物等之间关系的理解上,王阳明哲学都呈现出了合一性的思维特质。这既是心学思维的简约与高妙之展现,更反...
关键词:王阳明 合一性 分裂性 
《指物论》“指非指”的推证及其理论旨趣
《哲学研究》2023年第3期87-97,共11页孙功进 
《指物论》是层次分明的说理性论文而非对辩体文字,“指”在《指物论》中的基本含义是作为“指谓”产物的“指称”。“指固自为非指”(“指非指”)是《指物论》的理论归宿,这一理论归宿的主体论证环节是两次假设前提的推证,即分别假设...
关键词:公孙龙 指称理论 《齐物论》 正名实 
现代爱国主义的权力阈值与权利旨趣被引量:5
《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39-48,共10页黄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爱国主义理论研究”(编号16CZZ001)的阶段性成果
在西方政治哲学中,现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政治诉求,需要将其置于以权力-权利为脉络的政治哲学论域中加以界定和阐释,以获得必要的现实感与规范性。在权力的逻辑中,当爱国主义蕴含着对现代国家及其政治权力体系的认同与忠诚时,“对祖...
关键词:爱国主义 权力 权利 现代国家 
马克思哲学的浪漫精神及其内在旨趣
《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16-20,共5页刘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与西方浪漫主义关系研究"(编号14CZX0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哲学的浪漫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编号13YJC72002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3DZX019)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西方重要的思想传统之一,浪漫主义所蕴含的超越性、理想性与整体性的酵素,对马克思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马克思把人看作有生命的类的存在物,人应当将自身作为普遍的、自由的、无限的类来对待,从自身产生出内在的...
关键词:浪漫精神 马克思哲学 现实性 
马克思历史主体观的辩证旨趣被引量:4
《哲学研究》2013年第8期15-20,共6页王福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日常生活维度研究"(编号08BZX006)之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哲学界关于历史主体性问题进行了很多探讨,其中有两大倾向值得注意:一是借马克思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名,行机械唯物主义之实,消解历史主体的实践创造性,把历史看做是“无人”的宿命;二是借批判辩证...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哲学 主体观 旨趣 主体创造性 主体性问题 马克思唯物史观 
僧宗性理神明之涅槃学说
《哲学研究》2013年第4期51-59,共9页单正齐 
僧宗(438--496年)是南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佛教学者,也是涅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僧宗的学统承自竺道生,他既以实相理为佛性,又在性理之外提出以神明为佛性,从成佛之性能上界说涅槃。僧宗的涅磐学说融本体和心性为一体,使佛性本...
关键词:学说 神明 涅槃 代表人物 大乘佛教 学术旨趣 哲学意蕴 教学者 
人道主义:谋划与生活——关于中国道德现状认识的方法论问题被引量:5
《哲学研究》2013年第2期101-108,128,共8页高兆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德冷漠’现象的道德哲学研究"(编号12AZX010)的阶段性成果;并获得江苏省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的支持
本文的旨趣不是对中国道德现状进行认识,而是探讨正确进行这种认识的方法。
关键词:道德现状 人道主义 中国 方法论 生活 旨趣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0年第9期114-118,共5页赵红梅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 罗尔斯顿 美学家 旨趣 理学思想 伦理学家 环境问题 学术界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理论旨趣与现实指向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33-36,54,共5页张立波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有机延续。它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作为一门新学,而更主要是作为救亡图存的真理,受到马克思主义者和广大进步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唯物史观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也正是由于人们相信它具有强大...
关键词:早期传播 唯物史观 中国 指向 旨趣 进步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者 西学东渐 
从方法论重构到先验旨趣分析——论现象学科学哲学中科学说明研究的范式转换被引量:1
《哲学研究》2008年第2期98-105,共8页徐竹 
关键词:科学哲学 方法论 科学说明 现象学 逻辑实证主义 新康德主义 主体性哲学 旨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