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趣

作品数:1521被引量:315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汉民於梅舫何成刚张凯刘占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种族与文化之辨:蒙文通周秦民族研究之旨趣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58-158,共1页张凯 
清末民初,从文化与历史的视角建构中华民族成为追寻现代国家的重要议题。近代新史学更是致力于从地理与种族视角重新整理古史,梳理中国文化的实情及其演变。蒙文通在古史三系说的基础上,围绕夷夏儒法之争展开周秦民族研究,意图整合文化...
关键词:蒙文通 学术理念 辩证关系 新史学 周秦 种族 清末民初 整合文化 
法学实证研究之反思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181-182,共2页徐文鸣 
一、法学实证研究的瓶颈与出路法学实证研究在我国属于社科法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学术旨趣在于从法律外部研究法律问题。从统计方法上看,现有成果一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或)相关性分析。法学实证研究保证其科学性、实现与理论勾连的...
关键词:法学实证研究 社科法学 存在逻辑 归纳推理 外部研究 学术旨趣 描述性统计分析 现有成果 
显性与隐性的牵引:论教育研究的立场、取向与旨趣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183-184,共2页董云川 周宏 
一教育研究的实践立场第一是政策注脚:制度外释立场。教育研究如果仅仅停留于对形势和政策作出专业性的话语诠释,仅仅热裹于提出和制定一系列看似相异、其实相同的发展方案,而疏于进行深入的学理探究和价值辩驳,那么所堆砌出来之汗牛充...
关键词:显性与隐性 实践立场 话语诠释 专业性 学术成果 
人类增强的完美悖论及其伦理旨趣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3期150-151,共2页田海平 
新兴的人类增强技术,无论是生殖细胞增强技术、体细胞增强技术,还是控制论增强技术或者纳米增强技术,在技术功能展现形态上,都揭开了人类改造或人体增强的似乎“无限光明”的道德前景,从而使得人类以技术方式“追求完美”成为可能。
关键词:控制论 生殖细胞 追求完美 道德前景 
社会与人民:中国人类学的学术风格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124-125,共2页麻国庆 
中国人类学近百年的发展,除与国际人类学研究共享的领域外,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学术风格和思想资源,如家乡人类学、本土人类学与国家人类学。家乡人类学在和西方“异文化”研究的比较中发展起来,构成了本土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人类学 本土人类学 家乡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人类学本土化 调查研究活动 学术旨趣 学术风格 
周作人《路吉阿诺斯对话集》译注的旨趣与思想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2期217-217,共1页薛祖清 
周作人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同古希腊文学关系最为深厚的作家,他为后世留存的古希腊文学译介著述与其探求中国新文学发展路径紧密相连。以周作人最赏识也是用力最深的《路吉阿诺斯对话集》的译注为中心,探究这些译注承载的译介旨趣,...
关键词:《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新文学 古希腊文学 周作人 文学译介 文艺复兴 发展路径 
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视野下劳模精神再阐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6期197-197,共1页刘佳 
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劳动解放”为原则构建而成的新型国家。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劳动体制下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群体的阶级品质和精神品质的“人格化”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思想要义和政治旨趣在...
关键词:劳模精神 社会意识形式 精神品质 治国理政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孕育期 人格化 政治旨趣 
课程综合化实施的理论旨趣与实践路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2期81-82,共2页杨明全 
一、课程综合化实施的内涵课程综合化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践创新的产物。“课程实施”这一术语来自国外话语体系,原意是对课程改革计划或课程方案的贯彻、执行和落实。
关键词:课程综合化 实践路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旨趣 话语体系 课程实施 课程方案 改革计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