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遭际

作品数:122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丹莫砺锋贾丽萍程亚林朱荣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是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思想前提——以雨花英烈为例
《世纪风采》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赵一心 
人们接受一种文化,首先在于对这一文化的认知。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称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就在于人们...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前提 人生遭际 实践证明 道德观 历史观 价值观 长盛不衰 
我成为不了翠喜
《大学生》2024年第3期70-71,共2页范文琳 
《日出》是曹禺先生创作的一出四幕戏剧,以抗战前的旧天津为背景,讲述了不同社会阶层中人们的生活百态。其中第一、二、四幕以上层社会交际花陈白露居住的大旅馆为场景,第三幕则以底层妓女翠喜所处的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场景,两处迥...
关键词:《日出》 人生遭际 陈白露 交际花 上层社会 迥然相异 曹禺 第三幕 
论徐渭《翠乡梦》中人物人生遭际的“破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6期104-108,共5页贾韶容 
徐渭在《翠乡梦》中,借玉通破戒、月明度柳的故事,否认了经义教条与偶像崇拜,将高僧的“偶像”打破,确立起人自身成佛的主体性,完成了对佛教义理的破而后立。而《翠乡梦》中的人物命运同样经历了破而后立的过程,玉通与柳翠对联式的人生...
关键词:徐渭 《翠乡梦》 禅宗  四声猿》 
从《史记》到《红楼梦》,书里书外的那些奇缘
《各界》2023年第6期58-61,共4页吕鹏 
在中华文化的天空,闪烁着两颗璀璨的明星:《史记》与《红楼梦》。它们的诞生,在时间上前后相距近两千年,然而,两部作品无论是从书名的演变、书写者的人生遭际,还是后续流传的衍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奇妙的缘份,颇堪玩味,启...
关键词:人生遭际 《红楼梦》 《史记》 书写者 玩味 中华文化 
乡土沧桑与生命救赎——陈占敏新作“乡思三部曲”评析
《山东文学》2022年第9期152-155,共4页汪婉婷 何志钧 
继“黄金四书”(《悬挂的魂灵》《金童话》《金老虎》《倒计时》)后,作家陈占敏又推出了“乡思三部曲”(《大水》《棉花树》《残荷》,作家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乡思三部曲”将三河县、桃园村、叫阵口几代乡民的人生遭际和悲欢离合...
关键词:人生遭际 作家出版社 乡思 三部曲 乡土人生 众生相 陈占敏 三河县 
明清易代之际的书法
《书法》2022年第2期160-161,共2页叶康宁 
江山鼎革之际,为大江大河所裹挟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历史的分光镜,可以折射出波澜壮阔的时代。所以,明清易代历来都是史家驰骋史才的重要场域,他们的历史书写,不止于钩沉史事,还会借前人酒杯,浇自家块垒。余怀的《板桥杂记》、陈寅恪的《...
关键词:人生遭际 《板桥杂记》 明清易代 历史书写 余怀 史笔 《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 
设置任务情境,开展多元阅读——以《琵琶行并序》为例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94-96,共3页赵翀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作者通过叙述琵琶女的故事,述说自己的人生遭际,表达了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探索多元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情境中体会诗人描写的妙笔,找出琵琶女与诗人境遇的相通之处,理解白居易...
关键词:阅读情境 《琵琶行》 任务情境 琵琶行 多元阅读 真情实感 人生遭际 乐府诗 
三柳书屋谭往(续前)
《科教文汇》2021年第26期I0006-I0007,共2页顾村言 
从社会角度看,豹翁后来近乎窘迫的人生遭际,也正可以看得到纯正的中国文化在这几十年来传承时面临的巨大困境,然而,让人欣慰的是,那样精纯的一豆之光无论面对怎样的千磨万击,风吹雨打,却仍然一直微弱地坚持亮着。我相信,豹翁对于中国文...
关键词:中国文人画 人生遭际 精纯 
泼墨写意 取影生韵——戴先良笔下《徐渭》品评
《福建艺术》2021年第5期44-46,共3页邱剑颖 
徐渭,晚明著名文士,一生际遇坎坷,命运多舛,就如明人袁宏道所云"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极富传奇性,戏剧性十足。当代戏剧舞台上不乏以其为素材创作敷演的优秀作品。众人跟随着笔下传奇故事的推进,孜孜追寻徐渭致畸致狂的因由——从...
关键词:人生遭际 传奇故事 徐渭 袁宏道 传奇性 胡宗宪 当代戏剧 戏剧动作 
陆游与陶诗的离合被引量:2
《学术月刊》2021年第5期146-153,共8页莫砺锋 
一般来说,后代诗人年老时才会喜爱内容平凡、风格平淡的陶诗。北宋最喜陶诗的苏轼、黄庭坚莫不如此。陆游却是例外,他与陶渊明的关系经历了合、离、合的复杂过程。陆游少年时即已深喜陶诗,中年出仕后与陶诗比较疏离,晚年退隐故乡后则以...
关键词:陆游 陶渊明 诗风 历史背景 人生遭际 文学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