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用

作品数:639被引量:3080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偃成冉永平江晓红范振强洪宇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讽交际的社会-认知语用模型初探
《外语研究》2025年第2期49-54,共6页赵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会话中言语反讽的社会-认知语用研究”(编号:22BYY005)的阶段性成果。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交叉融合,特别是情感转向的出现,为阐释反讽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本文基于社会-认知语用观和情感分析理念,构建反讽交际的社会-认知语用模型,以整合、动态和辩证的视角重点考察反讽的情感认知和社交共建...
关键词:言语反讽 社会-认知语用学 情感认知 社交共建 
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汉语隐喻修正现象研究
《外国语》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龙磊 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动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元语用否定研究”(22BYY130)。
隐喻修正是指语言使用者对某种不恰当的隐喻进行否定并将其替换为更合适的隐喻的语言现象。汉语中常见的隐喻修正句为“X不是M_(1),(而)是M_(2)”(M为隐喻性表达)。本文首先考察汉语隐喻修正句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然后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构...
关键词:隐喻 隐喻修正 认知语用学 
现代汉语反预期信息结构及其认知语用机制研究
《外语教学》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李勇忠 白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英习语构式变异的社会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4BYY081);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现代汉英反预期范畴的认知语用研究”(项目编号:YC2022-B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重点探讨了现代汉语反预期信息结构的内部单元关系和外部模型变体,并对相关现象进行了认知语用阐释。首先,反预期信息结构的核心单元包括条件、预期和反预期,其中条件与预期是因果关系和类推关系,预期与反预期是否定关系,条件与反...
关键词:反预期信息结构 信息单元 认知语用机制 
概念整合视角下双关广告语的言语行为认知语用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36期47-50,共4页钟小梅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和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双关广告语进行认知语用研究,将其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放入两个输入空间,进行类属整合,最终构建了谐音双关认知语用分析模型、语义双关认知语用分析模型、语法双关认知语用分...
关键词:双关 广告语 概念整合 言语行为 认知语用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认知语用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1995-2023)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1期120-124,共5页吴佩辰 王佳音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GJB1422727)。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1995—2023年间发表的核心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认知语用学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指出:(1)目前国内认知语用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年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国内学者的研究大...
关键词:认知语用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中国外交幽默话语的生成、理解与英译——以新认知语用学为视角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7-66,共10页颜琪琳 李勇忠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政治语篇中文化负载词的译介与传播研究”(23YJC740032);江西省教改项目“基于线上协作学习的高校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研究”(JXJG-23-24-9)。
中国外交正展现独有的大国风范,中式幽默不仅能巧妙实现其政治功能,而且平添亲和力。为助推构建一个融通中西幽默的外交话语体系,基于新认知语用学视角,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幽默话语为语料,主要从凸显、概念整合与映射三方面来阐释认...
关键词:新认知语用学 中国外交 幽默话语 英译 
希尼死亡题材诗歌中指示语之认知语用文体研究
《语言教育》2024年第3期103-115,共13页傅琼 赵乐 
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加拿大英语小说中性别话语的语用文体研究”(专著2017XJYB0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综合指示转移理论和文本世界理论,从指示语与文本世界的互动与指示语对读者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影响两个层面对希尼死亡诗歌进行认知语用文体分析,深入探究指示语的多维功能。研究发现,指示语在叙事诗中具有确立事件发生文本世界背景...
关键词:指示语 指示转移理论 文本世界理论 谢默斯·希尼 死亡 
社会–认知语用视角下误解的产生和消解研究综述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9期341-347,共7页凃悠扬 
本研究探讨了语境假设不匹配导致的误解现象,并借助社会–认知语用理论(SCA)分析误解的产生与消解。首先,研究背景指出,误解在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并总结了误解的类型和定义。接着,SCA理论强调交际中的“说者–听者”双中心和“合作–...
关键词:社会–认知语用 误解 产生与消解 研究综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用研究——《认知语用学导论》述评
《外国语》2024年第4期114-119,共6页姚晓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人际语用学视角下的外交话语责任研究”(2021SRZ03);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人际语用学视域下的信任研究”(18YJC740129)。
本文对Klaus-Uwe Panther(2022)新著《认知语用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Pragmatics)进行内容述介与评价。该书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语用学核心概念与研究议题,意在融合语言使用的认知语言学路径与当代语用学的研究范式,...
关键词:认知语用学 理据 推理 认知语用路径 
现代语用学研究及其代际关系综论
《学术研究》2024年第6期24-30,共7页荣立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语言哲学前沿问题研究”(23&ZD240);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的元哲学重大前沿问题研究”(11090082235324)的阶段性成果。
为了反对“意义即使用”,格赖斯在“语言”“思维”“实在”的耦合关系中描述了真值概念和意义概念的原型,刻画了意义的中心性范畴。不过,随着语用学的认知转向,格赖斯对话语意义分析的整体设想遭遇了语言的不充分确定性和“读心”两大...
关键词:意义的中心性 哲学语用学 认知语用学 实验语用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