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立场

作品数:48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凌彭宣维王侃马玉金汝平更多>>
相关机构:泰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滁州学院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书法教育》《新华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资助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丹心铸魂 问道世界
《瞭望》2024年第21期45-49,共5页郭奔胜 唐敏 刘苗苗 吴为山 
2002年,我首次提出了“写意雕塑论”,既是对传统雕塑文脉的接续,也是中国雕塑将自身置于世界雕塑现代性体系中所形成的新话语,传播当代中国艺术的价值观。中国的美术家要站在我们的审美立场来塑造我们的形象,把富有正气的富有中华民族...
关键词:美术馆馆长 当代中国艺术 吴为山 写意雕塑 传统雕塑 中华民族精神 审美立场 推向世界 
“政治作家”的文学面孔:奥威尔与现代主义作家文学关系述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10,116,共5页骆守怡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奥威尔代表作《在鲸腹中》研究”(项目编号:2023SJYB0361)。
“政治作家”标签掩盖了奥威尔作为现代主义文学拥护者的面孔。奥威尔频繁关注、评论和借鉴英国现代派作家,他膜拜乔伊斯表现生活之真实,钦慕劳伦斯洞察人性之深刻,对艾略特早期作品中真诚的绝望击节称赏,并在此过程中与他们产生了颇具...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 现代主义作家 文学关系 审美立场 
释析“味”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立场和态度——以“澄怀味象”为例
《极目》2023年第4期3-7,共5页杨元东 
东晋美术理论家宗炳将审美鉴赏上升到审美理论。他的美学专著《画山水序》中,“澄怀味象”以与前代不同的美学态度与立场引领全篇,成为中国美学史上重要的命题。本文将从“澄怀味象”的理论来源入手,分析其美学韵味,并提炼其中一字——...
关键词:澄怀味象  审美方法 演化 
看戏微录(二十八)
《戏剧文学》2023年第4期101-115,共15页王馗 
2021.10.2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之北京京剧院《李大钊》。京剧能够驾驭现代题材与百年以来时装戏、现代戏相续不断的尝试密切相关,也与一代代的艺术家在厚积传统基础上的实践有关。在今晚的北京,国家京剧院国庆期间在梅兰芳大剧院的传统...
关键词:中国京剧艺术 梅兰芳大剧院 北京京剧院 时装戏 现代题材 中国戏曲 现代戏 审美立场 
民族的、现代的“荷塘”--《荷塘月色》审美再探
《中学语文》2022年第33期54-56,共3页赵文清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深度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8JA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但自文本进入中学教材以来,关于文本主题内涵的解析就没有停止过.笔者不揣陋见,试图从《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的审美立场这一角度出发,探究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试图超越传统士人立场以及与这...
关键词:朱自清 《荷塘月色》 现代审美立场 士人立场 
“披文入情”教学法的审美立场
《江西教育》2022年第26期15-18,共4页张青云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省学科带头人专项重点课题“基于言语规则的‘披文入情’教学法研究”(课题编号:20ZXZD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披文入情”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与此相应的“披文入情”教学法,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从文字的幽微之处去探寻文章的情感,获得审美体验。“披文入情”教学法不是...
关键词:《文心雕龙·知音》 三步教学法 审美立场 披文入情 缀文者 沿波讨源 语言文字 审美体验 
“书写中心主义”袪魅与龙门书风成因的审美立场辩证
《书法教育》2021年第12期10-21,共12页熊英凯 
一、引论从总体意义和相对意义上讲,书法终究是由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群体在他们特有的认知范畴及价值向度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者从某种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我们也可以认为书法是某种共同话语空间内一种心照不宣的“游戏”。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人 书风成因 价值向度 话语空间 认知范畴 中心主义 审美立场 
中国现代审美语境与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转型——以1935—1936年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为例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53-59,共7页尚莲霞 何政龙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近代中国学制与美术教育源流考证”(19YJA760041)。
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重大的文化活动,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集中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化,在西方掀起了一股关于中国艺术收藏与研究的热潮。伦敦艺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各国收藏家、汉学家、艺术史家以及政府与机构的通力合作...
关键词:伦敦艺展 美学 审美立场 艺术收藏 文化传播 
美术创作中的人格呈现——关于专业美术教育中创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滁州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02-104,共3页赵振华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专业教育领域人才辈出。然而,通过不断地思考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得失经验及学生存在的现状,我觉得由于对现实生活的了解认知不足,对艺术的崇高性、严肃性及艺术的本质认知不...
关键词:创作能力 生活感悟 审美立场 传统文化营养 价值观坚守 
“诗以识为主”——叶燮诗学中的贵识论思想与审美立场被引量:2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49-156,共8页宋烨 
古典诗歌艺术创作鉴赏到底以什么为主,这是历代诗论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根本诗学理论问题。叶燮作为中国诗学史后期出现的最杰出的诗学理论家,提出了他的诗歌"贵识论"思想。"贵识论"的归指就是"诗以识为主",这其实是一个自宋代就出现了...
关键词:诗歌 叶燮 贵识论 审美立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