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

作品数:410被引量:104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彭立威陈泉生何晓榕吴贤静黄以胜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式融入高校思政课探颐
《环境教育》2025年第3期55-59,共5页陈馨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南京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项目编号:010414370312)。
立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开展专题式融入教学,应当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标线、以涵养“生态人格”为主线、以现实“人的现代化”为高线,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三个维度优化思政课教学的现有框架,推动先进理论与思政课教...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 高校思政课 立德树人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人格 生态环境保护 现实图景 人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教育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王建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乡村学校以生态文明教育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研究”(SCXCJY2023B09)。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的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力量源泉。生态文明教育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作用机...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生态人 中国式现代化 
论陶行知生态教育思想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丛嫣霖 胡志金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生态化教育研究中心立项项目(STYB2305)。
陶行知生态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建设未来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根据生态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陶行知生态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教育目的的生境性、教育内容的有机性、教育过程的生长性等。在...
关键词:陶行知 生态教育 生态人 生态文明 
郝腾辉:独当一面的“生态人”
《中国环境监察》2024年第11期44-45,共2页 
郝腾辉是一名在生态环境领域奋战了16年的老兵。自入职开封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来,他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获得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先进个人、河南省环境保护系统先进工作者、开封市生态...
关键词:生态环境系统 污染防治 环境执法 环境督查 开封市 生态环境领域 先进个人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学地理学科培育生态人格的逻辑、内容与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年第32期16-18,共3页谌利 潘蕾 
2022年度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研究”(课题编号:SZUJJZH2022-1246)的研究成果。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以课程思政视角研究中学地理课程培育生态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地理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结合生态人格培育的内容,从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教育方式、育人内容植入教学全要素、发挥管理育人...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中学地理 逻辑 内容 途径 
艺术教育的首要功能是提升人的感通能力
《四川戏剧》2024年第11期123-125,共3页雷媛 汪余礼 
湖北省社科联2020年度湖北思想库课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子课题“中国艺术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尽管艺术教育具有娱情、审美、认知、协调、创造、改良等多项功能,但艺术教育的首要功能是提升人的感通能力。艺术创作与欣赏作为一种借助感性形式与他人交流情感的人类活动,其最直接、最主要的效能是通心化人,基于此,艺术教育完全可以...
关键词:艺术教育 感通能力 生态人格 生态文明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职院校“生态人”培育研究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4年第5期51-56,共6页丁得果 张克生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2022年度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地性’研究”(课题编号:2022-ST033),主持人丁得果。
生态文明是人类阶段发展的新型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是化解生态危机的根本之策。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高职院校培育新型文明主体承担者“生态人”是时代赋予的全新使命。培养“生态人”要明确培养要求,确定教育内容...
关键词:生态文明 高职院校 生态人 绿色技能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角下教师身份的重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10期60-64,共5页朱洪 吴义昌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创新项目“斯腾豪斯与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研究思想的比较研究”(2024XKT0701)。
关于教师身份的研究历来已久,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教师身份呈现不同的特点与内容,一直处于变化当中。教师身份嬗变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现实原因、理论原因和观念原因。在新时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视角下,教师身份大致呈现三...
关键词:教师身份 研究者 文化传承者 生态人 
美丽中国视野下的“生态人”培塑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4年第10期121-124,共4页张杨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20SJ B0210)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丽中国”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与自然对立的“经济人”必然要被“生态人”所取代。文章从理论向度、实践向度和时代向度揭示了培塑“生态人”不仅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人类社会文明跃迁的应...
关键词:美丽中国 “生态人”培塑 生态文明 
林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生态人培养途径研究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56-160,共5页林青红 李文泽 
东北林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文学作品译介研究”(2572021BP03);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林业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生态人培养模式探索”(DGY2021-50)。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成为关系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关键性问题。林业院校在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程中,在从“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上,扮演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林业院校英...
关键词:林业院校 英语教学 生态人培养 生态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