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被膜形成

作品数:331被引量:105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文芳杨永长传良敏胡洪华陈素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单胞菌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源添加胞外囊泡对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附着的影响被引量:2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994-1002,共9页吴冠举 缪天音 胡晓梦 张稳 杨金龙 梁箫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20XD1421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5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E0204600)。
为探究胞外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对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壳长为0.88 mm±0.16 mm,壳高为0.55 mm±0.12 mm)稚贝附着的影响,从海假交替单胞菌中提取并纯化...
关键词:胞外囊泡 生物被膜 厚壳贻贝 稚贝 附着 
生鲜食品致腐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食品科学》2023年第17期278-285,共8页鲁重 刘静聪 吴诗媛 冯立芳 陈剑 朱军莉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2019YFD0901602);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XRK21001)。
假单胞菌是低温冷藏动物源性食品和果蔬的重要腐败菌,会造成食品品质劣变,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致腐假单胞菌的致腐性与生物被膜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被膜能够增强该菌在食品加工和贮藏环境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引起持续和交叉污染。然而...
关键词: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致腐 调控机制 信号通路 
冷藏条件下肉源莓实假单胞菌nuoB对其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胞代谢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23年第11期2172-2185,共14页吴亚婕 谭松 陈愉平 牛阿娟 柳雨欣 王光宇 徐幸莲 邱伟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75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目的】研究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胞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揭示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介导的冷鲜肉腐败的调控机制,为优化冷鲜肉保鲜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莓实假单胞菌NMC25野生株和nuoB突变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共聚焦...
关键词:莓实假单胞菌 nuoB 生物被膜 胞外聚合物 细胞代谢 
不同环境条件对隆德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食品工业科技》2023年第4期122-128,共7页刘永吉 刘根梅 刘国凌 康林芝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0041);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2018KTSCX206)。
为研究环境条件对食品腐败菌隆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undensis,PL)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微孔板结晶紫法测定不同的营养条件、接种浓度、pH、NaCl和Mg^(2+)浓度条件下其生物被膜量,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测其在不锈钢材料...
关键词:隆德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环境条件 腐败菌 
绿原酸对不同水平环二鸟苷酸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谭政 孔晋亮 罗劲 刘六媛 杨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760743)。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不同水平环二鸟苷酸(c-di-GMP)铜绿假单胞菌(P.a)早期和成熟生物被膜(BF)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3种P.a菌株—PAO1、P.a胞内c-di-GMP高表达菌株(PAO1ΔwspF)和P.a胞内c-di-GM...
关键词:绿原酸 C-DI-GMP 生物被膜 铜绿假单胞菌 
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诱导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433-437,共5页徐运娥 卢忠义 敖弟书 宋鸿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NO:黔科合G字LKZ[2011]37)。
目的研究亚抑菌浓度(Sub-MIC)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CI)对铜绿假单胞菌(PA)临床分离株(PA.12)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将1/2 MIC、1/4 MIC、1/8 MIC IM/CI作用于PA.12,通过细菌黏附力试验了解Sub-MIC IM/CI对PA.12黏附力的影...
关键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亚抑菌浓度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米卡芬净联合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与清除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2年第4期441-447,共7页李艳华 张树逍 杨阳 徐广健 邓启文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2019024)。
目的分析米卡芬净联合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方法筛选成膜能力强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使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米卡芬净、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浮游相和被膜相的MIC。采用微孔板构建体外被膜模型,设立...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米卡芬净 头孢他啶 拮抗作用 
藻酸盐对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附着变态的影响被引量:7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620-626,共7页陈慧娥 贺康 贺楚晗 竹攸汀 杨金龙 梁箫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020YFD09008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59,4147613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402);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项目(20XD1421800);枸杞岛海域贻贝养殖的种质、环境及养殖策略研究课题。
为探究藻酸盐对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以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被膜为对照组,将终质量浓度为0.1、0.5、1.0、1.5、2.0 mg/L的藻酸盐标准品溶液,分别添加到海...
关键词:厚壳贻贝 藻酸盐 生物被膜 幼虫附着变态 
信号分子AI-2通过密度感应系统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因子产生被引量:3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年第14期1440-1444,共5页李洪东 余加林 谭利平 艾青 李兴渊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20jcyj-msxmX0253)
目的研究信号分子AI-2对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野生株(PAO1)及其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基因lasR/rhlR缺失株(ΔlasRΔrhlR)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和毒力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以PAO1和PAO1 LasRrhlR QS基因敲除菌...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QS系统 自诱导因子2 
海假交替单胞菌fliC-02330基因缺失影响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被引量:3
《微生物学通报》2022年第3期899-910,共12页蔡雨珊 任泓妤 竹攸汀 杨金龙 张俊波 万荣 梁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59,414761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0312104,2020YFD090080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402);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20XD1421800);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19YF1419500)。
【背景】假交替单胞菌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环境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存在于海底沉积物中,能分泌大量的胞外产物形成海洋微生物被膜,从而诱导海洋无脊椎动物的附着。【目的】探究海假交替单胞菌鞭毛蛋白fliC基因对生物被膜形成及厚壳贻...
关键词:海假交替单胞菌 fliC-02330基因 生物被膜 厚壳贻贝 附着变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