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节

作品数:232被引量:1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永正王子今郭健敏颜珺杜芳琴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旗人孀妇养赡制度研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崔李酉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ZS075)。
清顺治初年,统治者为提倡旗人孀妇守节,借鉴了明代优养军官武职孀妇之制,建立了以发放银米为主要举措的旗人孀妇养赡制度。与明代相比,清代旗人孀妇养赡的范围有所扩大,养赡的方式也更为多样,这些都得益于清廷恩养旗人的根本原则,以及...
关键词:旗人孀妇 守节 养赡 恩养政策 八旗生计 
慎礼守节涵养清廉品格
《政工导刊》2025年第1期43-43,共1页潘易国 
“不学礼,无以立。”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尚礼历来被作为衡量人们品行操守的标志。汉代至隋代实行的“举孝廉”制度,还将忠孝廉洁作为选拔官吏的前提条件。从竹学的观点来看,“礼”除了有仪式、尊重、庆贺之义外,其本身也内含着...
关键词:党员领导干部 礼仪之邦 清廉 举孝廉 
“今复十余年”,持节仍未改——李陵的劝降艺术与苏武的守节意志
《读写月报》2025年第3期31-33,共3页曹加明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苏武传》中,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因遭突发事件而被扣留。面对“引佩刀自刺”的苏武,单于“壮其节”,而“欲降之”。比起卫律恩威并施式的诱降与“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的逼降,“十余年”后李陵...
关键词:李陵 苏武 《苏武传》 持节 守节 汉使 接地气 匈奴 
对祥林嫂人物形象“再认识”的再认识——与张黎明老师商榷
《学语文》2024年第6期89-92,共4页杨金河 
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能违背小说的艺术逻辑,违背了小说的艺术逻辑就不再是讨论文学问题,而可能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问题。对小说的理解还应该参考作者的思想逻辑发展的轨迹,没有这样的参考,就是完全的主观臆断。对于所谓小说中的社会...
关键词:《祝福》 祥林嫂 鲁迅 守节 
苏轼三国文士论探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24-28,共5页张钊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苏轼三国人物论研究”(201910730020)。
苏轼才兼文史,善于援史入文。他在诗文中议论以孔融、管宁为代表的三国文士,结合自身遭际的变化与思想的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三国文士论,其具体表现为君子在出处穷达之间的为身之道。在仕宦中,苏轼面对时局的黑暗,选择以孔融自比,发...
关键词:苏轼 三国文士论 守节 安命 
从河西走廊看中华文明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18期6-8,共3页盛若蔚 董洪亮 黄庆畅 熊崧策 王锦涛 郑乾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玉门关的每一粒沙,都承载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心绪。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对建功立业的渴求,又或是对神秘西域的向往。出玉门,就是传说中珍宝遍地、有着昆仑仙山的世界。而从中原通向那里最便捷的道路,叫作河西...
关键词:玉关 河西走廊 张守节 《史记正义》 中华文明 玉门关 建功立业 
“三言二拍”中的节妇形象探析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7期95-100,共6页许佳慧 邱阳 
长春师范大学2024年研究生创新项目“‘三言二拍’节妇形象研究”。
明代妇女守节已成为社会常态,文学作品中的节妇数量比前代显著增加。“三言二拍”中专写节妇的篇目众多,节妇形象更加丰富饱满。本文通过对“三言二拍”中节妇形象的整理与分类,分析各类形象的特点。关于节妇形象的类型,根据其婚姻状况...
关键词:“三言二拍” 节妇形象 守节 
守节进取 识时应变
《作文(高中版)》2024年第6期12-12,共1页黄雨婷 肖春燕(指导) 
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贼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我们又常说“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孟子一样的守节之人,和我们生活中常有的识时务者,二者并非对立。我认为,我们既可守节进取,又可识时应变。“宁为玉碎,不...
关键词:人生旅途 人生坐标 留得青山在 为人处世 大丈夫 外在因素 守节 进取 
孔子的行道之意——《论语》“守死善道”章新解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黄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诸子学通史”(19ZDA224)。
先儒关于《论语·泰伯》篇“守死善道”章的解读以“守节至死”为主,可能是受到传统社会“节义观”的影响,此章末“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一句,也是受此风影响而添益,时间应在魏何晏《论语集解》以后,至迟在东...
关键词:《论语》 孔子 “守死善道” 守节 行道 
祥林嫂究竟在追求什么?——对祥林嫂形象的再认识被引量:2
《学语文》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张黎明 
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认为,祥林嫂是封建礼教虔诚的信奉者与自觉的实践者,她反抗改嫁、两次出走以及捐献门槛等行为,都是为了给死去的丈夫守节,因而她人生最大的追求是成为一个节妇。然而,从文本的实际描写、祥林嫂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她...
关键词:《祝福》 祥林嫂 追求 守节 封建礼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