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信号系统

作品数:105被引量:8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伶俐吴越唐智松毛元晶刘慧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的影响命运吗
《商周刊》2005年第10期59-59,共1页魏陈静 
美国学者的最新研究表明:有一个好名字会使人更有魅力。研究者认为,对于女性来说,闭口音的女名最有魅力,比如"维多利亚"是个非常富有魅力的名字,而"艾米"则令人生厌。有位研究者将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带到了社会心理学课堂,他让大约一半...
关键词:名字 第二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 研究者 大学生 第一信号系统 课堂 婴儿 闭口音 直接证据 
暗示之谜
《中国人才》2000年第7期27-27,共1页复生 
适逢假日,循例集会。对“卡纳基效应”已议论得十分深入了。这次,集会者兴致盎然地谈起了潜能开发的基本方法——暗示…… 丙:诸位,对“卡纳基效应”已明白无误的理解了。现在,再请教一个实际问题:人的潜能怎样才能开发出来呢? 乙:确切...
关键词:卡纳 暗示心理学 自我暗示 自动暗示 第二信号系统 大海 
梦思维初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101-106,共6页刘晓明 
梦思维是人在睡眠中普遍出现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现代研究表明:梦思维约占整个睡眠时间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人的一生中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在进行梦思维。因此,我们开展梦思维的研究,探索梦思维的奥秘,对于揭示和掌握人类思维的规律...
关键词:形象思维 潜意识 显意识 弗洛伊德 心理现象 梦兆迷信 意识活动 睡眠状态 第二信号系统 科学家 
审美感觉和审美意觉被引量: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49-54,62,共7页黄颇 
本文提出审美感觉和审美意觉是文学艺术两种基本的审美方式,并运用巴甫洛夫关于两种信号系统的理论加以闸释.认为审美感觉是现实生活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意觉是一种意向性的审美感觉.文学是意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审美反映;...
关键词:文学 艺术 审美感觉 审美意觉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被引量: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104-109,共6页刘月松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任何一堂语文教学课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这种‘情感场’是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对教材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而去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彭天翼主编:《语文教学系统...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言符号 教师的情感 语文教学 论语 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 感知觉 信号活动 第二信号系统 
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看审美直觉中的理性因素被引量:1
《中州学刊》1989年第5期58-61,共4页韩振兴 
审美直觉的问题,尤其是审美直觉中的理性因素问题,在我国当代美学研究中一直较为薄弱。本文试图利用当代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此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和论证。
关键词:审美直觉 脑科学 理性因素 直觉过程 心理学 第一信号 动力定型 第二信号系统 大脑两半球 意识活动 
学术观点摘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第2期79-80,共2页梁政 张承耀 林海 
为了解决本刊篇幅和学术容量的矛盾,及时反映我院师生在教学和科研中的新探索和新发现,特开辟“学术观点摘登”专栏,或集中或分散地摘发一些可供大家进一步研讨的学术见解和信息.欢迎全院师生踊跃供稿.
关键词:学术观点 系统价值论 生产价格 三信号 商品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 条件刺激物 商品的价值 第二信号系统 直接劳动 
论创造性思维
《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38-43,共6页凌立坤 
创造性思维,就是人们为了达到对思维对象的认识或达到指导新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活跃思维。从广义上说来,思维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是,它并没有解决从已有的材料出发的思维会导致错误结果的问题,以及思维在指导实践中也会出现错误...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论创造 思维形式 反逻辑 同意说 直觉思维 说法 第二信号系统 偶然性 B衰变 
略论思维材料中的“形”
《中州学刊》1987年第1期49-50,共2页石果助 
思维的材料通常被人们称为“形象”和“概念”,而概念通常又被认为只是用语词来表示。前者包括了事物原形表象和包含有思想概念的典型形象,后者就是表达抽象概括了的概念的语言。同时,又因人们以思维中使用的材料不同而将思维分为抽象...
关键词:“形” 原形 思维材料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概括 “理” 象形文字 第二信号系统 概念性 
想象二题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1-8,共8页李昆山 
想象是人脑的重要机能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文艺创作以及文艺欣赏中都有重要作用,加强想象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什么是想象?有人认为,想象是一种排斥概念的纯形象活动,但它又不是一种感性认识,而是运用形象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
关键词:抽象思维 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系统 别林斯基 概念化 思想方式 作家 艺术家 暂时联系 直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