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教育

作品数:36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金之易丁建军王瑞明惠爱瑙沈璿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保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广东社会科学》《兰台世界(下旬)》《教育家》《阅读与写作》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代教育制度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卓越成就及价值意蕴探析
《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1期234-242,共9页王凌皓 于静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YJA880051)。
宋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创新的高峰期。在现实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促进下,在创新主体的不断推动下,宋代的教育制度尤其官学、私学和书院皆有创新之举。官学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举措,并形成了颇具创新品格...
关键词:宋代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创新 
从书院看宋代教育
《同舟共进》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陈季冰 
在宋代,天下众多学子第一次圆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梦想。这样的文化教育盛况在中国几千年王朝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宋代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更值得一书的,并非体系完备、覆盖面广的官学,而是大规模兴起和制度化的私学...
关键词:现代教育体系 私学 一心只读圣贤书 中国古代教育史 宋代教育 文化教育 官学 近千年 
苏轼、苏辙早年的远游及其教育影响
《文史杂志》2023年第5期86-90,共5页朱鲜峰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互动:唐宋时期游学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8YBQ096。
苏轼、苏辙早年两度在父亲苏洵陪同下赴京师远游,饱览了终南山、华山、黄河、长江等名山大川及沿途的其他自然景观,游览了寺庙道观、亭台楼阁、古代遗迹等人文景观,对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有所接触和了解。两次远游对苏轼、苏辙的教育影响...
关键词:宋代教育 苏轼 苏辙 远游 
两宋女子生活的另一番书写——读《多元与开放:社会大变局中的两宋女子教育生活》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申国昌 
教育生活史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领域,河南大学的赵国权教授得天时地利,将两宋女子教育生活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进行创作,又经压缩反复打磨出版。作为教育史专业同行,又相处多年,对作者在宋代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多有了...
关键词:教育史 河南大学 教育生活史 扛鼎之作 赵国权 研究成果 大变局 宋代教育 
胡瑗教育思想管窥被引量:2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年第6期96-101,共6页赵欣欣 宋祥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规划课题“社会参与视域下吉林省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GH19386)的阶段性成果
胡瑗推崇儒家文化,基于苏州、湖州两郡的实践教学,提出"明体达用"的教育目标,倡导学习贵在"体用"。他认为"天下之治"在人才,教育更应"去恶迁善"正民心,激起民众应有的善念。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学习儒家经典文化外,在学校教育中应重"德...
关键词:胡瑗 宋代教育 明体达用 以敦实学 苏湖教法 
宋代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考察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2期97-107,281,282,共13页程民生 
宋政府推行以文化边政策,在西部地区陆续创办各类少数民族学校、书院,境内各民族的文化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诸多少数民族上层优异者参加科举乃至中进士成为士大夫,蕃官以及归顺宋朝的首领后代,逐渐完全汉化。夷族中的学术世家,甚至...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校 宋代教育 民族文字 学术世家 
宋代教育、科举发展与学记繁荣
《北方文学》2019年第6期236-237,共2页周杰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2批面上项目(课题编号:2017M621222)阶段性成果
学记在宋代的兴起和政治、经济、教育、科举等有着内在联系。宋代教育的发达,是学记产生的前提条件。作为“致治之具”的宋代科举促进了重教办学形成热潮,学记创作由此旺盛。同时,越来越多科举成功的士人开始通过撰写学记对科举弊端进...
关键词:宋代 重教办学 科举取士 学记创作 
宋初庙学发展的利益机制探讨
《法大研究生》2018年第2期41-46,共6页卓进 蔡春 
内江师范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宋代教育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7JC47)成果之一
唐代庙学到中晚唐、五代时期,已经仅有孔庙独存。宋真宗朝开始依托孔庙建置官学,开启了宋初儒学复兴的制度性基础。但在庙学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儒家士人深感学庙荒废、儒风单薄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庙学建设发展的利益局限性主要...
关键词:儒学复兴 庙学 孔庙 宋代教育 
宋代教育中学习规范训练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
《课外语文(下)》2017年第6期141-141,143,共2页王波 
宋代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鼎盛时期,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当今借鉴的教育理念,其中有关学习规范训练的方法是值得我们研究思考的。宋代治学严谨,王安石、范仲淹等学问大家辈出,皆得益于此。我们语文教学新课标的推行也应适当地继承、发展语文学...
关键词:宋代教育 学习规范训练 新课标 
宋代教育的平民化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年第Z6期64-64,共1页周宝荣 
宋代兴学运动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教育整体规模的空前扩大,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教育平民化的新时代。各类学校"广开来学之路",入学门槛降低,"取士不问世家",朝廷对权要子弟科举入仕作适当限制,对寒门学子予以必要的扶助。士大夫纷纷参与...
关键词:入学门槛 寒门学子 入仕 廷对 官僚地主 学之 历史进程 地域性差异 不平衡 客观存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