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问

作品数:268被引量:35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月王邵励赵锋于悦白玫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海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来自历史、共时和未来维度的探问被引量:33
《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52-62,共11页曾文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估理论建构研究”(编号:BHA180125)的研究成果。
从历史沿革探察,对浅层加工和深度加工的探讨开启深度学习研究端绪,深度学习产生之后,经由人工智能热点事件助推“成名”,已成为多国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从共时视野探析,以家族相似理论解读,深度学习是一个横跨多领域的“复数”概...
关键词:深度学习 核心素养 育人方式改革 学习理论 浅层学习 
外交语言探问
《国际关系研究》2022年第3期3-30,M0003,共29页王逸舟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ZDA13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简要追溯外交语言形成的历史语境,着重分析外交人作为言语者的格调品位,讨论外交语言的本土风格与时代性;参照不同类型职业语言的同时,梳理归纳外交语言的关键特征,指明外交以非暴力、持续沟通方式实现国家利益的本质,以及外交语言...
关键词:外交语言 外交品质 外交学习 语言学 
实践智慧的公共性品质及其自主、自为逻辑——《尼各马可伦理学》之德性意指探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530-536,共7页袁祖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编号:15AZD019);2017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支持项目.
《尼各马可伦理学》堪称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之原初的伦理文化形态——美德(德性)伦理创制的典范形态。它以城邦共同体的正义目标的获得与公民的幸福生活理想的实现为基本诉求,以精致、严谨而缜密的知识论致思方式,致力于为城邦公民提供一...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德性 希腊文化 实践智慧 公共性品质 
探问中国农业伦理之道、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途——中国农业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被引量:2
《中国农史》2017年第5期134-143,共10页方锡良 姜萍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生态文明战略视域中的中国农业伦理学研究"(16XZX013);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集约化农业的伦理问题研究"(16ZXB002);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创新团队培育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支撑与生态要素转换综合研究"(16LZUJBWTD009);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互动研究"(15LZUJBWZD009)
2017年9月21-24日,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草学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承办。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学术研讨会 伦理学 中国 南京农业大学 综述 学术交流 农业科技 
“哲学不是什么”的探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66-72,共7页左亚文 谢月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研究"(12AKS002)
"哲学是什么"与"哲学不是什么"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从反面阐明"哲学不是什么",才能从正面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不是客观知识,它指向的是具有无限性和终极性的对象,因而它没有确定的结论和标准答案。哲学不是经验常识,它源于经...
关键词:哲学 知识 智慧 
探问生命:幸福本质的历史探寻与当代诠释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9-73,共5页于文思 颜宏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及健全人格培育研究"(BBA120020)
幸福的本质是以个人体验为主、以社群关系为体现的一种文化定位,它强调个体对生活的认知。因而,自我建构的特征也就成为对幸福本质的诠释方式之核心。中国与西方两种哲学传统奠定了两种自我建构的方式,也就出现了对幸福的两种诠释。在...
关键词:幸福本质 自我建构 民族文化心理 
空间的表征:《小伙子布朗》对生存整体的探问被引量: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5-121,共7页蒙雪琴 张琴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纳桑尼尔.霍桑的影响力研究"(编号:10XWW008)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纳桑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伙子布朗》通过被宗教伦理浸润的社会空间、闹鬼的森林空间及人物心灵空间的呈现、对立与互动,形象而艺术地展现了布朗所生活的那个清教文化社会空间通过规训、监...
关键词:空间批评 纳桑尼尔·霍桑 《小伙子布朗》 生存整体 
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被引量:112
《体育科学》2013年第11期17-27,共11页王健 潘凌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50);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BLA110091)
人学观是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展开的支点。为实现学校体育领域中人的真正回归,必须从人学视域把握"人"的内核,审视"人"的境遇,蠡测"人"的走向。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在"以人为基点和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上存在着人学关怀的淡离和放逐...
关键词:学校体育 教育 人学观 
《清客新话》:日本对马藩尉探问清初“新知”——福建“漂海唐船”日记的意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64-71,共8页李无未 于冬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珍藏明清汉语文献发掘与研究"(12&ZD178)
《清客新话》(1686年)是日本江户时代对马藩保存的一种中国"唐船"船主所写的"每日记"资料,涉及清初福建遇难漂海对马岛"唐船"与日本对马藩主等交往的许多事情。其"问答"部分包括关于清康熙时代法律与赋税、清康熙时代德艺才学知名人士...
关键词:《清客新话》 日本江户对马藩 漂海唐船 
论马克思对历史学派本质探问的视角——读马克思的《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被引量:3
《理论探讨》2009年第3期36-40,共5页张文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总体观>阶段性成果(08BZX074)
历史学派掌控德意志民族法律心灵近乎整个19世纪,作为一种学术史存在可谓不可轻视。但在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观察邻近各国的现实生活的时候,几乎就无心情赏析萨维尼等人的学术水准。马克思基于对历史学派现实概念的哲学批判、忧心于德国...
关键词:马克思 历史学派 虚无主义 《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