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人

作品数:234被引量:110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邢文柱林书武张兢田卢万才唐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一人称代词“咱”和“咱们”之语用差异性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6期109-112,共4页芮晶莹 孙嘉尉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语用为纲教学体系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构建路径探索”(2023SJYB1831)。
通过对现代经典文学作品语料的深入分析,“咱”和“咱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时,在某些特定语境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一些情况下完全不可替换。在与特定亲属称谓词连用或后接的名词涉及到单复数时,母语者在使用“咱”和“咱们”时表现出...
关键词: 咱们 情感临近性 说话人 听话人 
从“既然”“因为”之别看原因小句的意外性分化
《语言科学》2023年第3期253-265,共13页陈禹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反意外标记的语用功能及其演化机制研究”(21CYY029)阶段性成果。
“既然”“因为”是学界非常关注的两类原因标记,两者的区别存在主观-客观说、顺应-磋商说、共知-未知说三种观点。通过对比两者不可互换与可以互换的语境,我们发现“既然”“因为”分别与三段论和反事实两种推理模型关系密切。“既然...
关键词:“既然” “因为” 原因小句 反意外 听话人 
语用研究中社会距离的不同定义——以社会距离对听话人不礼貌评价的影响为例
《海外英语》2022年第12期81-83,共3页俞玥 
在语用学研究中,不同研究者在使用“社会距离”这一重要变量时,无法就其具体定义达成一致看法,不利于该变量在语用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该文以社会距离对听话人不礼貌评价的影响为例,采用社会学家Nedim Karakayali所划分的社会距离四大...
关键词:语用学 (不)礼貌 听话人 社会距离 情感距离 
让“听话人”在场
《学语文》2021年第3期33-34,共2页孙晓娟 
面对在线教育的新背景,教育者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的正面效应,让受教育者在深度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在律诗《登高》和《马嵬》的教学中,用网络语言图解、网络留言解疑等方式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然后总结律诗诗题和...
关键词:线上教学 律诗 网络语言 
小议"转述"与"第三者的转述"
《南北桥》2020年第9期104-104,共1页王翠英 
间接转述,使某些句子可能会出现差异,这让师生都很困惑.究其原因,间接转述暗含着两种转述角度,一是听话人自己转述,二是听话人之外的旁观者转述.
关键词:转述 听话人转述 旁观者转述 
语言的“交互主观性”——内涵、类型与假说被引量:39
《当代语言学》2019年第3期333-349,共17页丁健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批准号:18XNF02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交互主观性”的研究状况,包括交互主观性的概念内涵、下位类型和主要理论假说等三个方面。一般来说,交互主观性是指语言的一种特性——说话人会站在听话人的角度来组织和表达话语。说话人所关注的不仅有听...
关键词:交互主观性 听话人导向 单向性 左/右缘 
“你不V吧?”格式探析
《汉字文化》2019年第17期54-57,共4页白雅琳 
“你不V吧?”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句式。文章对该句式进行考察,通过查找语料库对语料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与其他相近句式如“你V吗?”“你不V吗?”“你V吧?”等进行比较的方法来探究其背后的深层语义。
关键词:“你不V吧?” 格式 说话人 听话人 
论沧州方言中话语标记“甭看”
《唐山文学》2019年第2期116-117,共2页贾艳芳 
话语标记又称话语连接语,是口语和书面语中常用的一种话语成分,在互动性话语交际中对于语篇的构建和语言的理解有着较强的解释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甭看'是沧州方言中的一个话语标记,在日...
关键词:话语标记 语篇功能 话语交际 听话人 说话人 
祈使句和感叹句初探
《考试与评价(英语高考专刊)》2018年第10期22-23,共2页赵耀卫 
一、祈使句 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劝告或征求对方意见等。它的主语是you(听话人),通常不用说出。祈使句肯定结构中的谓语动词一律用动词原形;祈使句句末用惊叹号或句号。
关键词:祈使句 感叹句 动词原形 谓语动词 听话人 句末 
从受话人的视角看虚假礼貌的礼貌性
《榆林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40-43,共4页冯掬琳 
虚假礼貌作为语用学一个重要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认为言语交际中的虚假礼貌是非真诚的礼貌,属于不礼貌行为。也有学者提出虚假礼貌的礼貌性不像Leech所说的那样界限分明,它是介于礼貌和不礼貌两端的中间连续体,有时...
关键词:虚假礼貌 礼貌性 听话人 性格 身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